第(2/3)页 任由这些人表达他们的意见。 毫无疑问,反对的多,支持的少。 甚至可以说,站出来说话的这些人,除了韩国公李善长这个越来越无敌的纯臣,在旗帜鲜明的支持自己十税六,呵斥那些人都是道貌岸然,一片私心外,竟是没有一个支持的。 朱元璋对此,倒并不意外。 毕竟钱财动人心啊。 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这,还是距离空印案爆发不足两个月,且空印案还没有彻底完结的情况下。 自己动的还是商业这个和农业相比,很不起眼的领域。 这要是提高农业正税,取消苛捐杂税,再来个官绅一体纳粮,这些人还不得炸了? 从这里就能很好的看出来,将来办这些事,到底该有多困难。 如此等待了一阵儿,见这些人也说不出来什么花了。 朱元璋便伸出手来,往下虚压。 见到朱元璋的这个动作,华盖殿内,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下来。 众人都在等着皇帝在接下来,会说出什么话。 陆仲亨,费聚,唐胜宗,吴良等人,虽已经把头给低了下去,但是心里面依旧不服。 十税六根本就是在瞎逑搞。 如今,整个朝堂都是反对的声音,且看皇帝如何收场! 如何能把这事情给推行下去! 这一次,他们必然死硬顶着,不可能有任何的让步。 什么是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 就不信朱元璋这个和自己等人越走越远的皇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把事情推下去。 真这样做,是会出乱子的! “咱说的十税六,不是说所有的商税都是十税六,而是特指这次和草原上互市的生意十税六。” 提高商税税率这事,朱元璋原本的想法就是日拱一卒。 借助着这次和草原互市的机会,把互市的税率先给提上去。 不过,说的时候,他却故意先不把话说清楚。 专门让人误会,他是要把所有的商税,都给提升到十税六。 从而看看众朝臣的反应。 要是众多朝臣反应不激烈,那么他这里也不是不可以变得强势,顺势就让众人的误会成真,把这件事给办了。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并不妨碍有枣没枣捅两杆子。 万一朝臣们被自己给唬住,真把这事给干成了呢? 岂不是赚大了? 就算是没有被唬住,他也不亏。 做事该讲究技巧的时候,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要是不先把屋顶给拆了的姿态给摆出来,接下来又如何好开窗呢? 喜欢折中,是许多人的天性。 果不其然,在听到皇帝这话后,许多朝臣都是暗自长松一口气。 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的商税动手,只是针对即将和草原上开始的互市,那就好说了。 虽石破天惊,却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涉及的范围很小,刀子没有砍到自己的头上。 暗自留意着朝堂动静的朱元璋,能够明显感觉到,随着自己这话的说出,气氛出现的变化。 鲁大师果然不骗人,这个开窗理论是很好用的。 “至于说与民争利……” 朱元璋的神情和语气,都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做这些生意的,是寻常百姓吗? 他们是咱特指意义上的民吗? 他们早就超脱了寻常百姓的范畴。 赚的远比寻常百姓多,过的远比寻常百姓好。 赚的多,就该多交税,赚的少就该少交税。 能力越大,需负的责任越大。 税收不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吗? 还说咱与民争利,这话你们咋好意思说出口? 真以为咱不知道,恁口中所谓的民是什么? 所谓的与民争利,是和谁在争利? 无非就是进入恁,还有下面那些做生意的人,腰包里面的钱少上一些罢了!” 说到后来,朱元璋的目光落到了唐胜宗,费聚,陆仲亨,吴良等一干淮西勋贵的脸上。 这话听的唐胜宗等人,心里特别的不自在。 有种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就被皇帝将遮羞布一把扯下来的感觉。 与民争利,向来都是用来反击皇帝向下伸手,想要加商税,或者是皇帝想要插手商业的一大利器。 尤其是如今的皇帝,又是一个非常喜欢把关心百姓,对百姓好挂在嘴边的人。 在这等情况下,与民争利这一套说辞,对于如今的皇帝别提多好用。 以往可谓是屡试不爽。 结果现在,这招却忽然没用了? 皇帝现在的词是一套套的,直接把做生意的,和普通百姓分开说事了。 这就算了,居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说了,那些做生意的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过分! 太他娘的过分了! 虽然事实情况就是如此,可也不能直接就这样说出来啊! “上位,这……话虽然这样说,可十税六着实是太重了,弄不好参与互市的商队,真的会亏钱。 钱财这些是小事,若是因为些许钱财,耽误了大事才最是划不来。 不若……十税一好了。” 在这等关口,丞相胡惟庸又一次开了口,站在淮西勋贵这里说话。 他不仅仅要做文官的丞相,也要做武将们的丞相。 淮西勋贵这样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他不会忽视,更不会放过。 以往,除了另外的国公身边汇集的力量之外,剩下的淮西勋贵都汇集在了李善长这老狗身边。 如今这老狗断了脊梁,不仅和文官们划清界限,就连这些武将之间,也逐渐的越来越远了。 这不就是他胡惟庸的机会? 淮西勋贵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哪怕只是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听到丞相胡惟庸在此时开口,唐胜宗等人心里都是不由一喜。 对胡惟庸心存感激。 “上位,非是臣等故意不配合恁,要和恁唱反调。 实在是十税六真太高了。 要是能和丞相说的那样,十税一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对,十税一的话还行,能给那些做生意的人,留口汤喝。” 陆仲亨,唐胜宗等人纷纷开口表态。 虽然十税一和之前的三十税一比起来的话,也高了许多,让他们感到肉疼。 属于平日里,绝对不能接受的范畴。 不过现在和皇帝说的十税六比起来,倒也不是不行。 “十税六真就没有利润吗? 真以为咱对于商贸之事一无所知了? 如今草原上什么都缺,咱们大明这里的诸多东西,都是草原急需的。 铁锅,茶叶这些东西,更是抢手货中的抢手货。 一个铁锅换两头健壮大牛,非是玩笑话,而是真能达到的。 和那边做交易,十倍利润轻轻松松。 如此暴利,咱收个十税六怎么了? 剩下的,抛出掉各种本钱,各种花销,也有得赚。 而且还不是小赚。 咱留下的利润已经够多了! 若这样利润还觉得不够,吃不饱,不满足,那就不要做了。 咱这里安排人来做这些事。 既然觉得赔钱,就由咱这里赔钱好了。” 朱元璋的话,说的更加不客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