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徐世绩噤声孝刚-《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3/3)页

    李密温言展笑,请诸将还坐。

    温声笑容之下,他心中尽是焦虑。然他也知,此刻唯有耐心等待,才能在绝境中寻得生机。

    却是汉魏双方虽各有己方的压力,但李善道、李密这两位两军的主将,不约而同,都顶住了压力,选择了耐心等待的方略。也不必赘述。

    ……

    军议散时,已是三更天。

    夜色如墨,郡府外的灯笼忽明忽暗。

    寒风卷着枯叶,在石板路上打着旋,发出“沙沙”的声响。

    徐世绩刚走出府门,就见府门外立着几人,是聂黑闼、刘胡儿、丘孝刚,还有两名亲兵,牵着备好的马匹,马鼻里喷着白气。

    却徐世绩军中现下的大将,主要是聂黑闼、罗孝德。如前所述,在瓦岗时,徐世绩是凤凰分寨的寨主,罗孝德是他的副寨主。而下徐世绩部的兵马部分在城中,部分也在城外,驻在城西,罗孝德在城外营中主持军务。而聂黑闼留在了城中。刘胡儿早前在河北,后来为徐兰给徐世绩送信,到了徐世绩军中后,因为徐世绩没有给徐兰回信,就留下了,没再回河北。丘孝刚是后来投从徐世绩的,其人骁勇,善马槊,现为徐世绩军中的骑将,深得徐世绩信用。

    徐世绩今天跟着李密,在城头上观望汉军情况的时候,他们也都随行在侧。

    只是适才议事时,他们不够资格参与,所以与王伯当等的从将们一同,在外等候。

    诸人见他出来,赶紧迎上。

    刘胡儿递上一件大氅:“郎君,夜里风大,别冻着了。”

    徐世绩接过大氅,披上了,待要上马,身后传来叫他的声音:“懋功,留步!”

    回头一看,是王伯当。

    “伯当兄还有事?”徐世绩拱手问道。

    王伯当走近,府门两边的灯笼光芒,映在他脸上,面容甚为温和,他握住徐世绩的手,殷勤说道:“懋功兄,眼下形势虽紧,可明公的方略是对的。城中粮够三月,兵马数万,洛阳援兵说不定已在路上,将至偃师、兴洛仓城。等洛阳援兵与雄信兄、房长史合兵之后,黄君汉、赵君德、王须达虽为汉军大将,资历颇有,然论军谋,皆非名将,败之不是难事。而又等到击败了黄君汉等部后,洛阳援兵、兴洛仓城我兵,即可援助管城。懋功兄,只要守上一两个月,局势便有望逆转。等击退汉军,我等回到兴洛仓,愿与贤兄再做痛饮!”笑问道,“如何?”

    徐世绩恭谨地说道:“伯当兄说得是。明公神武,我军上下同心,必能化险为夷。”

    王伯当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快回吧,夜里冷。”

    两下作别,王伯当又去追赶裴仁基说话不提。

    徐世绩翻身上马,在聂黑闼、刘胡儿、丘孝刚等的随从下,便还住处。

    路上诸人无话。

    夜风寒凉,城中悄寂无声,马蹄踏在石板路上,声音传出颇远。时或碰见打着火把巡逻的兵士,都认得徐世绩,停下行礼。徐世绩却一丝不苟,每次都让亲兵出示令牌,亲自回应口令。

    回到住处时,已是三更过半。

    这是一处临街宅院,原是管城富户的家,如今被征用做了将领居所。

    才进堂中,聂黑闼、刘胡儿帮着徐世绩铠甲,尚未卸下。

    丘孝刚是个急性子,就直接问道:“大郎,方才军议,明公怎么说的?议出个什么章程了?罗、程两位将军之勇,谁人不知,却连他两人,也没能将示威的汉骑主将擒杀,足见汉军之强。今日在城头观望,汉军军容极盛!明公到底有啥法子应对?”

    不等徐世绩说话,他又说了一句出来。

    徐世绩闻之大惊,顾不上还在卸甲,急忙就按住了他的手,说道:“噤声,休得胡言,隔墙有耳,此等话语,万万不可再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