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她只是先列了一份名单出来,交给了裴行俭,真要到了那一步,便按照名单摇人便是了。 做好了一切准备,裴行俭哪里都没有去,只身坐镇魏府,等着各方的消息。 看着院子外那被风吹个不停的树枝,裴行俭神色冷俊坐在那里。 山雨欲来风满楼。 少主,这一关,您该怎么过啊? …… 与此同时,太极殿内。 龙椅上,李世民看了一上午的奏折,只觉得有些头昏眼花,便将东西丢到一边,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这几日,因为东宫太子的事情,不少大臣们都给他上了折子,所说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劝说父子两个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就闹到如此地步。 太子年幼,就算做错事了,你这个做父皇的多教教就是了。 哪有动不动就把人关禁闭的! 对于这些奏折,李世民只是扫了一眼便丢到了一边,心中只觉得这些人懂个屁啊! 该怎么管教太子,是他这个皇帝的事情,哪里轮得着你什么这些老东西说三道四? 因此,大臣们越是如此,李世民便越是有了逆反心理一般,就是不做任何回应。 至于说东宫那边,他在这期间倒是又去了一次。 上一次李世民本想和儿子好好谈一谈,却因为太上皇横插一脚,最后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次,李世民过去的时候,再次遇到了太上皇,这一次倒是没说喝酒的事情了,只是陪着太上皇在院子里下棋,下了整整两个时辰,到了最后,李世民坐的腰酸背痛,觉得屁股都不是自己的时候,才不由认输。 最后被人抬了回去。 久而久之,李世民便打消了去东宫的念头。 “唉,反正离禁闭结束剩不了几天了,大不了等到承乾出来,再与他好好聊聊便是了。” 李世民喝了口茶,又将目光放回到桌上的奏折上,忽然,神色微变。 因为他看到了一封来自于京城军营那边的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说是盩厔县子魏叔玉已经好多天都没去军营点卯了。 看到这里,李世民气得猛拍桌子道: “魏叔玉这小子,想干什么?不是让他去军营历练吗?人跑到哪里去了?” 说吧,只见他招了招手,便唤来一个内侍。 “去,传朕旨意,把魏叔玉给朕叫来!额贼他娘滴腿,一天不打上房揭瓦,这小子,是该拾掇拾掇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