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读书人和士绅阶层的支持,起义军注定成不了事。 老朱作为活生生的例子,照着他的路走,也不至于将士绅阶层和读书人推到敌对面。 哪怕再不喜欢,创业阶段也是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的。 看看老朱在当上皇帝之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俨然一副明君之相。 然而当他取得了天下,统治稳固之后,便向整个官僚集团、功勋集团亮出了屠刀。 这么好的例子就在前面,就是学不会。 也难怪杨轩觉得他们成不了事。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点,最重要的是起义军自身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 首先、起义军缺乏先进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均田免粮”、“劫富济贫”等朴素诉求上,缺乏建立一个新型、高效国家政权的长远蓝图和先进理论指导。 其次、小生产者意识,也就是眼皮子浅,目光短浅。起义军的领导层和主要成员主要来自小生产者,如农民、流民、底层士兵等,具有保守性、散漫性和平均主义思想,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容易满足、腐化,难以克服自身的弱点进行深刻的自我革新。 老朱当初在拿下金陵后,便斩了一大批人,严明军纪、安定人心,这是起义军没有做到的。 其三、内部矛盾和分裂,各支起义军之间缺乏真正的、持久的联合,甚至存在竞争和摩擦。 李自成麾下的大顺政权内部也存在权力斗争。 其他就是自然灾害和瘟疫这些问题,在起义军占领区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大明再烂,但毕竟存在了两百多年时间,统治深入人心,框架完善,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最重要的是,朱由检甘愿以身殉国的勇气。 有勇气以身殉国的帝王可没有几个,这才是让杨轩高看一眼的地方。 自古以身殉道者总是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哪怕他生前做了很多的错事,但在殉国后也会得到谅解。 朱由检听着杨轩的这些话,神情动容,心中不由燃起一抹希望:“你真的能够挽救大明?” “放心好了,我这一脉可是得到了太祖亲传!”杨轩自信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