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反正现在还没到食堂做饭的时间,她的打扫工作已经干得差不多了,回趟家没人能说啥。 一个真敢带人回,一个还真敢去! 就说,这个年代,淳朴不淳朴? 路上,两人还互通了姓名。 大姐同志说自己姓金,婆家姓解,大伙儿都叫他解大嫂,今年三十五岁。 果然,如解大嫂说的那样,她家就住在火车站附近。 心中有事,两人走得都不慢,十五分钟就到了家。 解家是个大家庭。 四个儿子结婚后,都和父母住在一块。 儿子又生子! 一个独门小院儿,被二十口人,挤得满满当当。 才进门,就看到了一个约莫有五十来岁的白白胖胖老头,气喘吁吁,正追着一个年轻汉子打。 解大嫂顿觉在客人面前丢了脸,高声叫嚷: “爹,四弟今年都二十三了,您多少给他留点面子吧!” 胖老头,就是解大厨,头也没回,对着小儿子继续骂: “你个臭小子,这都什么时候了?那是从省里来的人,你竟然还敢搅到里面去!” 年轻汉子本来还想辩解几句的,察觉到有陌生人来,索性也闭了嘴。 “爹,爹,老家来了找您的亲戚!”解大嫂边喊边给家里人使眼色,然后把尤大娘子把家里带。 她家大人倒是好说,兄弟妯娌处得还算融洽。 五六岁的孩子家里有三四个,正是半懂不懂的年龄,她路上就和尤大妹子商量好了,让她认了这门亲。 进了她家客厅,解大嫂就把新认的远房表妹今日前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当听到帮忙做二十斤肉,就有一斤大黄米的好处费时,解大厨都笑眯了眼,连连点头应承得很是爽快。 最后,尤大娘子问:“叔,不知道您一天能做多少的量?我家儿子多,个个都是饭桶。我想着,既然麻烦到您跟前来,能不能就麻烦您多给做一些?” “大侄女,俺们一家可都是厨子!就我家老太婆都是个白案高手,只要你能拿得出食材和加工费,俺们就是熬夜也能给你做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