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蛇吞象(二)-《寒蝉变》


    第(2/3)页

    任超凡喝了口水,滋润了一下干渴的喉咙,他继续说道:“在这种行业普遍巨亏的情况下,菲勒石油公司要想取得盈利。  他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扩张。  通过行业之间的并购扩大企业的规模,从而降低原油的生产成本。  ”

    “此时石油行业普遍萎靡的状态也为菲勒石油公司进行扩张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  那就是它可以用比较低的代价兼并那些中小型石油企业。  ”

    “但是,较低的代价不是不花代价。  所以菲勒石油公司要想实现他们地兼并战略还必须有巨额资金地支持。  ”任超凡渐入佳境,开始逐渐将菲勒石油公司存在的问题一点一点揭示出来。  梁晨等人此刻已经听得入迷,他们没有想到任超凡一个搞陶瓷化工专业地人竟然可以对企业的资本运作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但是因为菲勒石油公司本身就因为原油价格低迷,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资金吃紧。  那么通过自有资金已经远远不可能完成菲勒石油公司的宏伟战略。  那么菲勒石油公司还剩下两条路,其中一条路就是向银行、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那么大家想想看,假如此时换作你是银行、是投资公司的老板。  你敢借钱给菲勒石油公司吗?”

    “不敢!”已经有人小声的回答出来了。

    “对了!当然不敢!”任超凡赞许的看着这个第一个回答他问题的年轻人。  任超凡听梁晨介绍过。  这个年轻人叫李天山。  今年九月份刚从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投资管理专业毕业进入任氏教育基金会地投资部门。  在梁晨的手下工作,主要负责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增值工作。

    这个年轻人不错,回头一定要让梁晨给这个李天山涨两级工资,任超凡心里想,

    他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那么,金融机构为什么不敢融资给菲勒石油公司呢?道理是明摆着的嘛。  在原油价格持续走低。  石油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贷款给菲勒石油公司。  那么他不是疯了吗?对金融企业来说,他们最擅长做的事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

    任超凡话锋一转,又说到另外一个方面:“再说了,即使有金融机构肯贷款给菲勒石油公司,菲勒石油公司也不一定肯接受。  为什么?是因为目前金融机构普遍高涨地贷款利息。  美国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息为百分之十点零二五。  那么菲勒石油公司假如贷款一百亿美元,他每年就要付给金融机构十亿多美元地利息。  这就与他通过并购降低原油的生产成本的初衷背道而驰。  并且给企业带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  所以,假如我是菲勒石油公司的总裁,我也不会才去这条从银行融资的道路去实现企业的扩张。  ”

    任超凡继续说道:“那么对菲勒石油公司地总裁德雷蒙来说,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通过大量发行新股票来筹集他的大胆的兼并计划所需要的资金。  通过增发股票来募集资金,方便快捷,还不不需要支付利息,只需要在年底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红。  因此。  菲勒石油公司的总裁德雷蒙决定增发新股”

    “从一九九零年开始,菲勒石油公司就不断增发新股票。  到一九九五年底,菲勒石油公司将公司的总股本从十二亿股增加到四十亿股。  菲勒石油公司通过增发地二十八亿股股票募集到大量的资金,用于保证企业扩张兼并的计划顺利实施。  ”

    说道这里任超凡叹了口气,他惋惜地说道:“可惜德雷蒙没有看到,增股融资这条路是把双刃剑。  这把锋利的剑在替菲勒石油公司扫清企业并购道路上的障碍的同时,也伤害地德雷蒙家族自己。  ”

    房间内鸦雀无声,梁晨等十一个任氏企业的Z澳员工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任超凡的讲话。

    “大量发行新股,虽然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也造成了菲勒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下滑和大股东德雷蒙家族拥有权下降。  菲勒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从一九九零年的十八美元一股下降到目前的五点九美元一股。  德雷蒙家族持有的股票数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在菲勒石油公司的总股本地比重也由原来地百分之二十八下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十。  ”

    任超凡将菲勒石油公司这几年地历史娓娓道来,他凭着自己精准的分析,将菲勒石油公司存在的问题一一揭示,让人感觉到仿佛他就是菲勒石油公司那段历史的具体参与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