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莫城,第一批从琉球运回来的糖,很快就摆上了各个村的供销点货架。 价格非常的亲民,除去运费和生产成本之后,每一百斤糖只要一千二百文,折合来算的话,一石糖就是一两五钱银子左右。 这比福建市面上的糖价要低上整整一倍多,相当于国家少赚钱,让国民能够吃到便宜糖。 此举也是有意为之,要让国民养成一种共识,那就是殖民地的东西都是用来供养他们的,殖民地的物产都应该先让国民享用。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这批糖特别标注了是在琉球生产,还把同琉球签订的条约,就刊印在了糖的一旁。 果然,当糖上架后,所有国民都纷纷跑来买糖,一传十、十传百,便宜的琉球糖就这么被传遍了。 每个供销点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队,所有人脸上都是一脸喜意。 落明村,上半辈子没吃过糖的李老三,抱着买到的糖,就坐在供销点门口尝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癫狂了一般。 他又是笑又是哭,嘴里不停念着:“哈哈,甜,糖原来这么甜!哈哈,爹娘,我吃过糖了,哈哈,琉球的糖好,甜、白,甜到了骨子里!我李老三,今也当回爷了!” 排队的人看了,脸上都是一阵辛酸,他们以前大多没有吃过白糖,这种白花花的东西,彷佛天生不属于他们穷人。 可如今,他们在东秦吃上了,而且是比明国更便宜、更好的糖! “看来这琉球打对了!谁能想到,打琉球后,能让咱们这些老百姓,吃上便宜糖?”一个中年男子挠了挠头说。 一旁的妇人打趣道:“这还要你张长毛说啊!怎么,你张长毛现在还不剃头?你不是说,要这边的国君,能施仁政,你就剃头吗?现在你说,我国那个政策不是仁政?” 被叫做长毛的男子苦笑一下,东秦的剃发是不强制的,有一些人剃发后,还是固执的蓄发。 “好,我回去就把头剃了,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全是屁话!长头发可不能保证自己不被饿死!”张长毛放声一笑。 周边的人纷纷投之以微笑,从最开始的长毛、短毛互骂,到现在他们已经很包容,对于华夏国国民这个身份,也愈发的认同。 …… 红房,颜政也收到了十斤糖。 这次的比上次的要好,上次送来的糖很少,还请求他帮着解决问题。 在得知难以确定温度后,他立马发动学生和玻璃厂的工匠,花费了三天时间造了一个温度计。 这个温度计以沸腾的热水是一百度来为参考,制作完毕后便确定刻度,并将其编入生产测量工具之一。 如此一来,只要是用这套刻度的,那么经验就能通用。 “看来生产愈发规范化了!”颜政尝了一口后,将糖赏赐给了蓝雅,又送了一斤给岛津香织。 蓝雅很得意于这种区别对待,每次多赏一点东西,她都能显摆好久。 “这糖真甜,现在不少人都在说,打琉球真是君上英明!”蓝雅甜滋滋的含着一嘴白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