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爹娘往往会骂他败家子,但总是又默默的挖来茅草根,让他咀嚼出一点甜味。 想到父母,李老三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不由得泪目了。 屋子里,他娶的蛮婆子正在奶孩子,旁边放有一碗加了白糖的米湖湖,一个已经两岁多的女娃,正在用调羹吃的香甜。 李老三望着老婆和孩子,真觉得这一生都值得了,能跑来东秦,实在是上辈子积德了。 铛铛铛——突然,屋外一阵急促的敲锣声传了起来,村长扯着嗓子道:“集合,上边来了告示,国君要聚粮!” 李老三想都不想,同蛮婆子比划一阵后,便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很快全村的人就集合了起来,村长一五一十将国君发下的告示念给了大家听! “大伙儿,今天君上可是开了口,他们琉球那边的狗官,准备饿死琉球百姓,也要让咱们在那边产不了糖!咱们华夏国的百姓硬气,怎能受这些鸟气?大家有余粮都积极献上去,放心,地里的庄稼也快熟了,饿不着大家!” 一个汉子瞪大眼睛道:“君上怎这么客气,搞得像是我们百姓不晓得事理一样,不就几百斤余粮吗?我赵大献了!” “呸,就你赵大晓事理是不是?扫了几天盲,也学着人家放斯文屁!君上能同明国官吏一样,平白要你的粮,你以为你这是帮了君上?你这是在坏君上的规矩,要是你带了这个头,其他人好意思要钱? 不要意思要钱,他们就得白白送去粮食,一舍不得就会少送!到时候君上事办不好,规矩还坏了!”村长骂咧咧道。 叫赵大的汉子挠了挠头,滴咕道:“这不是……这不是书上说的嘛,有国才有家,咱……” “你别说了,你那肚子里的道理,拿不出还不到一斤呢,扫盲三次,三次都有你的位置!”旁边的人打趣道。 周边顿时一阵哄笑,气氛立马就变得欢快起来。 “大家都回去准备粮食吧,别缺斤少两,别偷奸耍滑,君上把咱们这些贱民当人看,咱们不能干那下贱人的勾当!”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子拱了拱手,转身回头去了。 其余人也纷纷回家去准备,李老三二话不说就跑回家里,让蛮婆子帮着,将家里一半的粮食都弄了出来,由两头牛驮着,忙往码头赶去。 秤?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每袋粮食大概多少他心里有数,到时候少报个三四十斤,就能保证只会多秤,不会缺斤少两。 等他到码头时,他发现密密麻麻已经一片人。 华夏军的士兵们也赶了过来,动用了所有漕船,还把以前的竹筏都弄了出来。 一船船的粮食顺流而下,这些百姓看在眼里,脸上却都是一种轻松喜悦的神情。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