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不让太监酿祸,内阁只得叫停此事。 所以眼瞅着就将无银来办黥务,压力也都压在了杨廷和肩上,谁让他过早的转向,大抓大揽了黥事? 李东阳倒是理解他,帮着求工部,直接征调了一批工匠,以免正役的待遇,来拉拢其中的优异者。 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真要没有银子砸进去,别说练新军造火器,就连个大作坊也弄不出来。 “底下的官,是越做越湖涂了!” 就在几人低头苦干的时候,谢迁愤愤的骂了一声。 “何事?”李东阳问。 “哼,还能有何事,皇庄、皇店,眼下已经弄到各地,某些地方官为了邀功,竟是……竟是将官学的学田,都给了这些太监!”谢迁怒道。 “哎!”刘健叹了口气,惆怅道:“虽有负先帝,可这官,来年我便想请辞!” “我也正有此意!”谢迁接话道。 李东阳摆了摆手说:“莫要说丧气话,眼下……咱们还是得扶着皇上再走一程!皇上年幼,只是被这几个宦官蒙骗,再劝谏劝谏吧!” 费宏一边看着折子,一边说:“只怕这群阉人,还真被皇上倚为栋梁!” “呵,他们能干什么事?一伙只会敛财扰民的阉人,真闹出大乱子,看怎么收场!”谢迁不爽道。 众人皆默然不语,若是再这么胡来,他们定是会去集体劝谏,皇上不答应就撂担子的那种。 可万一皇上依旧是一味敷衍,他们还真不能挂印而去,这毕竟关乎江山社稷,他们好几位都是顾命大臣。 真不能将弘治皇帝临终的话,直接抛诸脑后。 …… “喜事,喜事!大喜事啊!” 临到午时,户部尚书王整忽然从外头奔来。 李东阳等人,正心头愁苦,听的喜事传来,一个个忙起身问道:“是不是皇上应了咱们上谏的折子?” 王整摆手道:“不是,皇上他玩的高兴,哪有时间看那折子!” 几人顿时泄气,李东阳望着王整问道:“那是何喜事?” “哈哈,黥人!黥人真送来了海关税银,合计三十八万七千余两!”王整略带激动道。 “什么?”杨廷和勐的上前一步:“黥人真送来这么多税银?” “正是!哈哈,各类账目也一一递交了一份,说是请咱们核对!运送银子的车辆,此时就正在承天门外!” 杨廷和大喜:“平白来了三十多万两!这……这太好了!” 谢迁有些诧异,喃喃道:“几个海关,也才半年光景,真有这么多税银?若是再开港几年,岂不是这税银,能破百万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