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颜政看到这封信的字迹后,就知道应该是宁王的亲笔信。 上一封信字迹娟秀却略显锐气不足,这封信的字迹则比较苍劲、销瘦,看得出来,写这字的人有些孤傲。 宁王在信中,直接表示有一家闲置的酒楼,若是李四福有兴趣,可以转手给他。 还说江西沿江湖口县,有一笔土地买卖,想与李四福一起做。 至于其他垄断东秦货、提供粮食、火器盔甲,他一个字都没提。 颜政原本以为,宁王会大惊失色,结果人家应对自如。 他之前给出的条件,包括不会封锁长江、不会介入明朝的内乱、以及火器贸易。 这些都是宁王造反最担忧的事情,所以颜政的那封信,隐隐的意思就是“你保障东秦利益,造反我都帮你”。 所以颜政觉得,宁王看到他的信,一定会有内心想法被窥探的惊讶。 可是从回信来看,宁王避重就轻,又像是应了,又像是没应,至于到底应没应,还得看他接下来怎么做。 从这一点来看,宁王是个沉得住气的,甚至连火器这种东西,他也不急着弄来。 因为火器就是一个麻烦,初期带来的增益也很小,反而增大了风险,被发现的话,造反野心立马就会败露。 所以第六条是智商筛选,宁王没猴急的谋求火器,说明他是个有脑子的,最起码不像后世说的那般脑残。 颜政满意的将这封信入档,从这一刻起,宁王有了当买办、当代理人的资格。 他也能将情报机构和触角,延伸到内陆,在江西建立起一个空壳商铺,用来收拢流民、进行贸易。 只是南昌点的人选有些棘手,这毕竟是在大明腹地。 颜政思索一会,猛的想起一个人来! “玉墨,让李凤来来红房一趟!” 李凤来当过戏班子的班长,人情世故、大明风俗他都了然,定能游刃有余的办好这事。 且话剧团眼下越来越重要,颜政也不想再让明裔龟公管着,早就打算交给玉墨。 不多时,李凤来就撅着腚走进红房,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李班主,最近在话剧团工作的还顺心吧?”颜政笑着关怀道。 李凤来拱手说:“劳烦君上挂念,小人在话剧团一切都好!” “都是同志,别小人小人的称呼!” “是……君上!” 颜政看着他说:“听说你老家是弋阳的?” “没错,小……在下的老家是弋阳的,不过还是孩童的时候,便随着父母到了南直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