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就是想让他们,思想上懈怠,却手握保皇的资本。” “这才是我设置宗室制度的最终意义所在。” “想达到这个目的,不厚待宗室,是无法实现的。” “可我最后还是算漏了一点,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点……” 朱元璋没有说下去,但是朱标完全明白。 他此刻内心还在惊叹,朱元璋的布局,竟然如此深远。 朱标不由得感到自愧不如。 朱元璋稍稍停顿了一下,感慨的说道,“我只想着,后世子孙有可能苛待宗室,因此定下特权,让后世必须遵照执行。” “虽然我考虑的是千秋万代之后,如何长久的稳固皇权。” “可是,最后,还是导致大明的落寞。” 朱标这时也明白,朱元璋跟自己细致分析这些,背后的原因所在。 他脸色有些纠结,回想自己的计策,只是治标之法。 “爹,儿子的办法,确实不妥。” “爹教训的没错!” “可是……” 朱标并非蠢钝,杨云又给了思路,可他为何最后还是只提出治标之法? 原因正是,治本之法,他不想用! 要怎么用?怎么能用? 这些都困扰这朱标。 朱元璋闻言,内心也明白朱标的想法。 其实,他最近烦心事还不少。 可当听杨云讲课后,他将原本要开展的计划都先往后延了。 毕竟,没什么能比造成大明灭亡的根源,更重要。 想到这里,他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说:“爹刚才有些急躁,也是因为,最近,在决定用人制度的选择上,感到棘手。” “罢了,此事以后再议,先处理好杨先生所提之事。”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因为,杨云提出的观点,太震撼,导致他都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朱标想起,朱元璋前些日子,一直在考虑,究竟是选择察举制还是科举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