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他能跑出来,定是得到了某些人的默许,你觉得他猜不出朕的存在吗?” “圣上英明。” 刘福深以为然的点头,但随即便皱起了眉毛:“可,可是圣上,老奴还是想不通啊。” “哪里?” 武皇盯着玉玺,若有所思。 刘福组织着语言,迟疑出声:“如您所说的,既然左重明已经洞悉,您已经对他下手。” “那么按理说,他该老老实实的避风头才对,为什么紧接着就掀起了战事?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而且,还联合极西的和尚,他不会不知道圣上对那群和尚的厌恶吧?他就不怕您降罪责罚?” 对此,武皇哑然失笑:“他怕什么?朕总不能因为一时好恶,就随便撤了他的侯位官职吧?” “更何况,他跟极西之地的和尚联手,完全是事出有因。朕就算要降罪,也没有足够理由。” “再者说,现在正值战事焦灼之际,朕若降罪于他,岂不是昭告天下,朝廷怕了边荒蛮人?”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左重明,左重明……” 武皇闭上眼,反复念叨着他的名字:“十七岁,十七岁竟能老谋深算至此,真是个妖孽啊。” 刘福嘴角抽了抽,询问道:“圣上,接下来怎么办?” “能怎么办?” 武皇摆手道:“拟旨赏赐,通知六部,调动物资,拨发饷银,朕期待着冠军侯,再立新功。” 刘福彻底蒙圈了,瞠目结舌的问:“啊?不罚还赏?” “一棍子打不死,肯定要给颗。” 武皇不禁苦笑:“更何况,立储之事迫在眉睫,百官争执愈演愈烈,朕得先处理好此事再说。” 说到这里,他话音一转:“不过,他此举也将自己逼到了绝路。” 武皇猜测,左重明之所以能说服极西势力,帮他抵抗蛮人的报复,条件很可能是南疆荒域。 换言之便是,左重明答应做后援,帮和尚们打下南疆荒域……。 也只有这样,那群和尚才会这么卖力。 既然如此,自然产生了一个后果。 如果这次战争胜利,极西的和尚入主南疆,蛮人分崩离析,失陷的丛云府便会回到朝廷治下。 到那个时候,左重明又立下大功一件。 以朝臣跟左重明的仇恨来讲,他们定会谏言封赏,武皇自可顺势而为,玩一手明升暗降。 反过来讲。 此次战事若是失败,武皇也有足够的理由问责。 毕竟左重明无故挑起战事,又故意引狼入室,且战争劳民伤财……。 数罪并罚,侯位可以不削,但官位可顺势免去。 此后,便将左重明放在京城,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变成一个无权的王侯。 “唉~!” 武皇似有所感的叹了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回顾左重明的崛起历史,很容易就能发现。 他的迅速崛起,上位,必定离不开‘风险’二字。 算计方乾,对付莲生教,救出公主,封侯之战,拉拢极西,对付蛮人……。 左重明所做的一切,全是以弱胜强,以少敌多,所以他才能获得可怕的回报。 但这这种刀剑起舞的行为,失利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左重明这一次,明显就失手了。 清剿令的推动,让蛮人对他的仇恨达到极点,从而策划了一场让他无法抗衡的复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