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四章:封官赐爵(上)-《签到聊斋,铸造气运神朝》


    第(2/3)页

    “如今我朝既有内忧,又有外患,但朕却丝毫不担心!”

    “因为朝中有诸位在!”

    “只需要看见各位,朕的心中便无比安心,因为只要有你们在,大乾就会披荆斩棘,日渐强盛!”

    御台下,文武两班臣子全都心潮澎湃地听着楚昊的声音。

    从一开始就辅左楚昊的诸葛亮与诸葛卧龙,全都目含笑意,心存欣慰。

    上官海棠看起来低垂着头,但时不时就会双眼放光地偷偷看楚昊一眼。

    这时候,楚昊给了海大富一个眼神,海大富躬身离开。

    楚昊继续道:“这些时日,朕除了找寻破解五浊之劫的办法,还拜请了一位老人担任我朝太师,官至正一品。”

    群臣听到这里时,面色都很平静,毕竟楚昊早有亲赴金华县拜请高人入朝为官的例子在。

    楚昊道:“此人名叫徐福,亦有化名为帝释天,在一千七百年前曾是大离太医院的院使,后用五百年的时间加入大离的不同门派,尽得天下武学之长。”

    “更改头换面去学习了各行各业的知识,除治国、治军、兵法、吏治、民生、政令、典制、律法之外,更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且擅长望气、星相、经商、机关、建造,诸般学术无一不精。”

    文武群臣听到这些内容后,全都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不惊讶徐福能活一千七百年,他们惊讶的是徐福竟然开千古未有之例,利用延绵无边的寿元去精研这么多的学术和知识。

    楚昊继续道:“朕之所以拜请徐福为太师,除了他本人学究天人之外,更因为他用数百年的时间培养了无数人才,期望着有朝一日颠覆大离。”

    “而随着大离的覆灭,这些人才都会随着他,加入大乾!”

    文武群臣听到这里后,更是双眼发亮。

    这岂不是说,大乾很快就会有很多人才出现?

    端坐龙椅的楚昊看着下方群臣的神情,开口道:“为了向此人表达大乾的求贤若渴,朕开未有之例,为太师之位赐下实权!”

    “当他加入大乾之后,将有执掌邦治,重立典制,肃清吏治,整顿民生之权,但其任期只有三年。”

    “在此三年间,希望列位能够予以便利,用心配合太师,使大乾变得更加强盛!”

    当他说完这段话后,文武群臣皆俯身下拜,异口同声地恭声道:“臣等谨遵圣命!”

    楚昊侧头看了一眼左子雄,并轻轻点头。

    早已领命的左子雄,立刻向前一步,开口道:“廷议开始,有本者,上奏。”

    在他话落的下一刻,诸葛亮从袖子里取出奏折,上前一步拜道:“臣,户部尚书诸葛亮有本奏。”

    左子雄从御台一侧走下,将诸葛亮手中的奏折接下,捧着回到御台上交给楚昊。

    楚昊翻开奏折的时候,诸葛亮也开口禀道:“臣之奏,有三,其一,户部、兵部、工部、刑部、礼部等五部二十八科大考共有一百零三万六千人参加。”

    “科考项分别是木工、石匠、矿工、窑工、蚕工、渔工、厨工、盐工、土木建筑、铁匠、铸印、酿酒、纺织、律法、刑罚、武道、军务、算学、经商、农田、医疗、运输、水产、养殖、仪制、祭祀、教育等二十七科。”

    “因算学科一科两考,一为工部,一为户部,因而共计二十八科。”

    “此二十八科共选人四百八十,选魁首四人,余者才华略次此四人。”

    “兵部军务项魁首为王守仁,岁17,其父王华乃是隆景十六年的状元,官至吏部尚书。”

    “兵部武道项魁首为李嗣业,岁40,其人此前为大离之臣,创建陌刀队镇守大离边疆,本人境界为武道先天境。”

    “户部医疗项魁首为张仲景,岁35,其族为豫州医家大族,后家道中落。”

    “刑部律法项魁首为杜如晦,岁29,其父杜吒,乃句容县县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