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是为什么,魔云战舰的护盾和武器,看起来威力平平。 不是它们没有能量,而是它们的电源,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大的电流。 “它们的护盾,也不是纯粹的能量场,而是一种生物力场和能量场的混合体。” 秦浩继续分析着。 “这种护盾,对于防御物理冲击和范围性的能量攻击,效果还不错。 但面对高能量密度、高穿透的激光炮,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就像用一面皮盾,去抵挡一支削尖了的铁矛。” 一个个的信息,被秦浩清晰地剖析出来。 它们的生物装甲,虽然对能量攻击有一定的抗性,但物理结构强度很差,非常惧怕高速动能武器的撞击。 它们的生物智脑,虽然运算速度很快,但逻辑判断能力很“僵化”,一旦战局超出预设的模式,就很容易陷入混乱。 它们的武器,虽然种类繁多,有等离子球,有强酸喷射,有信息素干扰,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飞行速度慢,射程近,很容易被拦截和规避。 “简直……浑身都是破绽。” 秦浩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这个所谓的魔云文明,就是一个严重偏科的“特长生”。 它们在生物科技和精神力运用方面,或许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但在传统的能量、材料、物理规则应用等领域,却还停留在相当初级的阶段。 它们就像一个只会用“魔法”的法师, 一旦遇上一个穿着反魔铠甲、手持加特林的战士,就只剩下被吊打的份。 至于能够进行超光速航行,也算是它们比较独特的地方,天然对宇宙空间有着亲和力。但速度还是没有自己这边最新的曲率引擎快。 “不过,它们的基因调制技术,倒是很有意思。” 秦浩的注意力,被王虫母舰核心数据库中的一份资料所吸引。 那是关于“撕裂者”生物机甲的完整基因序列和培育方案。 “通过基因编辑,将不同物种的优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战斗生物…… 这份技术,对我们联邦的生物科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秦浩毫不客气地将这份资料,连同整个王虫母舰的结构图、能源系统分析、武器系统弱点报告,打包给了科学院。 …… 蓝星,联邦中央科学院。 钱博文院士和其余各领域的科学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