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直径16、高14厘米,重400克。 小卮11件,也属于夹纻胎,外髹黑漆,内髹红漆。 有器盖与双环耳鋬,器盖呈圆形,圆弧顶,直壁,直口,圆唇,顶上有一铜制提环。 外壁上朱漆描绘一圈三角形和变形鸟头纹,纹饰带上下各有一条边线。 直径9、高8.5厘米,重90克。 那么什么是卮呢?其实很简单,漆卮是盛酒或饮水的杯子,用木片棬曲而成。 一般其形状为圆筒形,上有可进一手指的鋬,有双鋬和单鋬之分。 1977年在阜阳西汉当阴侯墓中出土的圆筒形漆器目,就名为“卮”。 漆卮是周秦汉晋之际广泛使用的饮食器,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战国时期的漆卮不多见,其形态接近后来的圆筒杯。 卮为古代的饮酒器,质地有银、铜、漆、玉、陶等。 墓葬中出土的漆卮不少,比如银雀山出土2件漆卮,是金雀其形状类似杯子。 这些杯子器身为圆筒形,多为平底,或底下附三足。 另外还在同一个地方出土3件漆卮,多为单侧鋬耳,也有两侧都设耳或无耳,有的器物单侧有 考古发现的漆卮,主要分布在川都凤凰山,有盖或无盖两种。 漆卮的精品主要还是出现在汉代,因为汉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时代。 两汉四百年的历程,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汉代漆器在继承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迎来了空前的发展。 正是因为漆器的发展,影响了酒具的风格,漆器酒具逐步代替青铜酒具,盛行于汉朝。 和青铜器相比,漆器虽不如铜器那样经久耐用,但其华美、轻巧中,透露出一种高雅的秀逸之气。 见过汉代漆器的人,都会被其鲜亮的漆色,红黑强烈的视觉对比,变幻莫测恣意随性的云纹纹饰所吸引。 造就汉代漆器纹饰,具有强烈和统一的时代特征。 这些漆器不仅成为汉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酒文化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华丽篇章。 比如说之前说的耳杯,其实也是一种酒具,当然也可以另作他用。 耳杯又称“羽觞”,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 羽觞最早见于楚辞《招魂》:“瑶浆密酌,实羽觞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