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惊寒皱了皱眉头:“这奏折看出来秦淮南北间官员颇为生疏,且权限较小,对耕种放水这样的小事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依臣之见,先减免今年这一片区的赋税,派靠近秦淮以南的苏南、浙北这些地带,将往年的屯粮运往秦淮以南这片可能会有灾害发生的地方,先行储备存粮,确保到金秋时这粮食能帮助居民度过灾难,再赋予两地官员灵活管理的自主权利,将春耕大事自主安排,不必再上报。” 李炜眉目间豁然开朗,鼓起掌来:“不愧是你啊!本殿下的好太师!本殿下若是这样写了,到时候送到父皇肯定要夸我的!” 说着,越发地心动起来。 小厮在此时敲了敲门:“太子殿下,有个秀才在东宫门外站了一天了,说要见您。” 李炜头也不抬,摆了摆手:“不见不见,这有什么好见的,本殿下忙着呢。” 说着更加兴奋地拿起别的折子来。 赵惊寒留了心眼,微微皱眉问道:“是什么秀才?” 小厮恭恭敬敬地回答:“今年参加春闱的秀才,姓宋,名唤宋谈明。” 赵惊寒皱了皱眉头:“你带我去瞧瞧。” 李炜抬起头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新的奏折:“哎!别走啊!不是说不批完不歇息呢吗!” 赵惊寒的目光凶那堆折子上略过,依旧转身跟着小厮往外走:“殿下去吃饭吧,方才的话不过是为了让您多写几个字,编出来的。” “哎你!” 赵惊寒不发一语地接着转身走了,李炜在他身后一阵骂骂咧咧,那唤做灵儿的婢女适时地端了甜汤过来,见赵惊寒一脸着急地走出门外,忙低头行了个礼。 待赵惊寒走远,灵儿才转身进了太子殿中。 宋谈明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种等待有没有意义,只是继续站在东宫门口,站得整个人一种心如死灰的沉痛感。 没想到,第一个出现在宋谈明眼前的,竟然是赵惊寒。 他的双眼亮了一瞬,又飞速地灭了。 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太师夫妇必定也是知道的。他们知道,却并不同他说,和周家小姐一样,一直在给他虚无的希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