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乱世 第二十四章 战事-《温酒》
第(2/3)页
赵羡急走了两步,稳住了准备起身的老将军李圣功,对其他人挥了挥手说道:“今日这里没有君臣之别,我找大家来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是什么事情。北方三道自建兴一年以来,虽说没有参与反叛大军,独自镇守边关,但也未承认我这个君主,他们都是我大哥赵毅的亲信。本来是照计划平定南方叛乱以后再解决三道的问题,但现在云州已经失守了,号称打造经营了六十多年的北方防线短短几天就已经告破。今天大家就来说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处理现在大朔的内忧外患,大家都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一阵安静的气氛之后,身着布衣,体态臃肿的河间王赵恒先开口道:“既然大家都不先开口,就由我这个没什么本事的就先说几句。现在这个情况归根到底无外乎三种对策,攻南防北,攻北防南,亦或者静观其变”
花白头发,眼袋极深的中书舍人冉南朝这时候站出来说到:“老臣倒觉得静观其变也不失一种决断。南方五道叛军与北方昆夷都要小心提防,但若是贸然出兵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会引起另一方从后背偷袭,这样的仗太难打了。”
赵羡默默的点了点头。
侍郎陈庭捋了捋他的宽大衣袖说到:“昆夷不出意外在拿下整个关外道之后,下一步应该不会继续南下,而是进攻陇右道或者河北道,这也给了我们一切喘息的时间,如果放弃那北方两道,然后在昆夷与北方二道作战的这段时间内,迅速拿下南方五道的话,那么之后与昆夷正面作战之时,也就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腰挂佛玉,身型似虎的广阳王赵迁面容不悦,反驳道:“暂且不说我们能否在这段时间顺利攻下南方五道,就姑且说说,北方三道就这么让给了昆夷了?你们别忘了十年之前那场大战,是北方三道的士兵百姓帮我们中原抵挡住昆夷的铁蹄。那也是我大朔的子民啊,各位说这话未免也太过不讲究了吧,与那农夫与蛇的故事有何异?”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继续就应该何种决策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坐在一旁从头到尾没发过言的老将军李圣功咳了咳嗽,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
老将军环视了一下众人,最后看着皇帝赵羡说到:“我大朔从京畿道开启建国之战的那个时候四面环敌,那时候的局面可比现在困难多了,东西南北莫不是敌人,那时候何曾像现在一般讨论过该去攻打谁的问题,我家祖上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先人给我们后人流传下来一句话,那是太祖皇帝告诉他的,那句话是,见人就打!大军所去之处,遇见敌军,见人就打!各位如此言行,是否是扔掉了我大朔风骨,而堕落了不少呢?”
老人喝下了一口手中的热茶润了润喉咙,见没人回答便接着说道:“我大朔统一中原,靠的是进攻,不是防守。南方内乱乃是我大朔内部隐忧,而昆夷南犯,这是国家之间生死存亡的战争,一旦灭国,则我大朔百姓便会永无宁日,况且,我大朔何时何地被人如现在这样骑在头上作威作福。”
老将军说的情绪激昂,一脸通红,而四周的高官王爷听的则是耳根一红。
赵羡握紧了双手,给老将军深深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老将军教训的是,麻烦请老将军继续说下去。”
李圣缓缓的站了起来直起了身子,环伺四周,慷慨的说道:“老臣十八岁便随高祖皇帝东征西战,为祖上留下来大朔江山再添加了一些新砖新瓦,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我大朔土地,当时是何等壮志凌云,莫说领国进攻,就是看他们不顺眼,也是手指一挥,大军压上,我十八岁便已经在塞外打过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斗了,我们是靠着这种气魄才壮大了大朔,当初先帝建立北方防线的时候老臣就提出过异议,这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把大朔生生的框在了里面。皇上登基的年龄比先帝早了不少,正是年轻,壮志凌云,亦不该被缚住手脚,无论是南方叛军还是北方昆夷,都应当雷霆手段,大朔也养精蓄锐了很多年了,积累的东西不应当是尔等躺着睡觉的温床,是时候打磨一下这把许久都未曾出鞘的弯刀了,老臣愿带兵征讨昆夷!”
淮阳王赵忌站了起来抱拳道:“臣愿与老将军一同进攻昆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