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百亿级资产-《知毅行》
第(2/3)页
通常说上市,大部分公司首先考虑到是在国内进行上市,但国内证券市场要求严格,光连续几年的业绩有些公司就达标不了。
所以除了这一种上市方法,大多数公司也会考虑第二、第三种。
第二种,是赴海外上市。往往会去到香港或者美国。但这一些别的虽然说一些要求比国内松。但很多公司也不能达到。
第三种,则是借壳上市。就是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再将公司改名、重组进行上市。但都已经是上市公司了,除非公司发展有巨大问题,要不然谁又愿意卖呢?
坤大原本不想那么麻烦,以一家新公司进行上市。
早在前几年就已经筹划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空壳,因为高管团队不太想稀释自己的股权。特别是王雷明很害怕自己的股权被稀释后。会有人对自己不利,乘机抓住把柄。再联合多数高管搞政变。
除此之外,前几年坤大的业绩还没有连续三年达标。所以才会考虑第二种上市计划。
然而正当万事俱备时,却发现市场上没有合适的空壳。也可以说大部分上市空壳公司都是千疮百孔,就算收购之需要一个亿,很有可能填坑则需要两个亿。
这么一来实在是事半功倍,所以上市的事情也一拖再拖。
直到这两年,坤大的设计团队在吴知毅的带领下有了质的飞跃,之前那些项目的户型不好、设计不好、品质不好、风水不好、工程质量差的问题全部消失不见。
坤大的口碑迅速上升,公司的业绩近三年完全达标。也无需再走哪第三种偏道了。
经过一番全公司持股后,虽说高管股份被稀释了。但整个集团的员工也都更有了干劲儿,达到持股数量的同时也为公司业绩提升作巨大贡献。
股权稀释及重组后,接下来的对坤大集团上市的各大材料进行仔细的查漏补缺。核实材料的准确性,补充缺项的材料,对财务账单进行审核,找专业机构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等等。
为此坤大专门找了一家上次的咨询公司。
一切准备妥当后,公司股东大会决定上市。对公司发现的股票价格、股票份额进行表决。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这些材料后,审核了一段时间。最终确定坤大的上市时间为2010年11月13日。
在确定上市日期后,公司的主要高管在全国进行路演。吴知毅、张强、王雷明、钱耀森都参加了。
11月13日,在上海准时进行了敲钟仪式。坤大集团顺利上市。现场异常火爆,股票定价已经是高估值了,结果上市不到两小时,就长了30%。
这着实出乎了坤大集团的预料之外,看来股票上市价低估了。这给集团带来了一部分损失,但谁能料到股民们会如此出乎意料的热情。
至此坤大集团摇身一变成为了千亿级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