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你总是不开窍》
第(2/3)页
至于“珍品”是什么品相风格,血统产地,联系方式是什么,以及她消失一整晚去了哪里,就一问三不知了。
“徐皎,你行,你好样的,你给我等着,真要是有这么一天让我遇见正牌葫芦钟,我非得戴上放大镜仔细瞅瞅不可,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如此考验我们的友情!”安晓咬牙切齿说完,鼻尖哼了一声。
徐皎俏生生应一句:“得嘞,您老多费心。”末了捶她一下,送去一道秋波,安晓随即笑作一团。
至于那件珍品,恰如当时两个女记者的笑谈,稀有,美丽,动心地太轻易。
只要是他。
……
傍晚来了一阵急风骤雨,打得墙下芭蕉叶劈啪作响。长亭古街的巷弄深处,百年银杏老树下并排停着几辆跑车。灯火浮动的夜色间,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少年从红色匾额下钻出来,一边捏鼻子换气一边嘟哝:“又是一帮二世祖,看来我师父今天出门前没看黄历。”
后面紧跟剔着寸头的年轻男人,一手掏出烟盒,一手搭住少年肩膀。少年头也不回,默契十足地侧身点火,双手包圆,给后头的人送到嘴边。
“滋”的一声,火苗窜起,照亮两人的脸。寸头棱角分明,眉梢硬朗,带着几分痞气。少年则眉眼弯弯,秀气可爱,透着股机灵劲儿。
“师叔也出来透口气?”
“切,小毛孩儿。”男人瞥他一眼,“看到你师父有难也不去顶着,挺会偷闲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就是奔着我师父来的,我留在那里不够格,还碍眼,就别给我师父惹麻烦了。”他说着磨了磨牙,“我这小暴脾气,师叔您领教过的?”
少年满是挑衅的口吻,男人一巴掌拍下去:“皮又痒了?”
烟雾顺着风吹到跟前,少年嫌弃地捂了捂鼻。男人嗤笑:“惯的你,跟你师父一个样,穷讲究。”
“有一说一,我师父是讲究,跟穷可一点也扯不上关系,我还等着师父带我发家致富呢。”
“先把板凳坐住了,你的性子……”
“打住,师叔您还是先把自己坐稳了再教育我吧。”未免再被人爆栗子,少年捂着脑袋抬高帽檐,踮脚一瞥,只见马路对面的古斋屋檐下,有两个女生正在拍照。
“咦,那边是在拍摄吗?”
一个女生红伞黑裙,手上戴着一双细致繁复的宫廷风手套,正在凹造型。另外一个女生用胳膊肘卡口电筒,两只手举着照相机,裙角浸在水洼里黑了一圈,跟没看见似的,还在竭力找角度。旁边不知是路人还是工作人员,也煞有其事地在取景。
以为是什么不认识的小明星,少年按捺不住内心蠢蠢欲动的玩心,冒雨跑到树下拍了张照片。回来给师叔看:“怎么样?”
后者眯眯眼:“不错,是我喜欢的风格。”
“是吧!”虽然雨水模糊了视线,也滤去了镜头的明亮感,可他还是觉得那应该是个特别漂亮的姐姐。
叔侄俩一齐回头看,两个女孩为了躲避行人的镜头,已经跑到巷子深处,那里通向夜市,大大小小的彩色帐篷撑在头顶,正演绎着人间的繁华。
反观身后的老店,气氛已经降到零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