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你总是不开窍》
第(3/3)页
“总要比立顿的茶包好喝一些?”
“那倒也是。”
他笑着说:“在国外没法讲究的时候什么都喝过,本就不挑剔,更何况是你亲手煮的,一定不会太差。”
他这话带着一些分寸,又不乏试探,徐皎装作没有听见,把杯子递给他。茶汤色重,看着苦,入口却是百转千回的香韵。孔佑眼神清亮,赞许道:“好喝,味道细腻,也很新鲜,是今年的新茶?”
“嗯,昨天刚送过来,都是长宁叔买的。“她把茶座调整了一下,对着窗口,“普洱不能喝太烫的,要温一点,你再放一放味道又会不一样。不过马上要吃晚饭,不能多喝。”
见孔佑拿着热茶又抿了几口,举止之间好像还有几分学生时期的稚气,她忍不住笑道,“那就再喝一杯吧。”
说完用木夹烫了烫茶杯。
她摆弄这些工具,说起这些茶的由来,以及看她行走坐卧,在这个地方无不游刃有余。孔佑看着她,彷如在看一个主人接待客人,而他就是那个客人。原本苦涩的茶汤才刚回味无穷,霎时平添几许艰涩。
他放下茶杯,循着她的视线朝外看去:“长宁叔?”
“哦,我忘了你不认识,是这家店的老师傅,他很爱喝茶。”
“哪个是长宁叔?”
“那个。”
茶室与外头隔着一面黄梨木的长屏风,上面有镂空雕花。徐皎手指一个方向:“长宁叔特别好。”
“哪里好?”
她支着脑袋想了想,忽而有点局促:“说不出来,就是哪里都好。”
他又问:“那个呢?”
“那是老严,他好酒。”她特地朝他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别看他年纪大,耳朵可灵敏了,谁也不能背着他说悄悄话,尤其说他的坏话。”
他又指了一人,徐皎便带着他将守意的师傅和学徒都认了个全。她对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习惯喜好张口就来,有些不易观察到的细节也能章口就来,好像生来就是这个老店的一份子。
可实际上,她来这里还不到半年。
不知不觉间,他的目光从屏风外的热闹,转移到屏风内的一室寂静上。看她侃侃而谈,看她从善如流,看她狡黠慧洁,看她万种灵动,看她低头煮茶,看她一颦一笑,他齿间化开浓浓的涩意,心中更不知什么滋味。
“你很喜欢这里吧?”他是有些笃定的口吻。
徐皎愣了一会儿,没有否认,说道:“学校让我们找实习单位,你知道我的,我专业课平平,也没有打算往专业方向发展,平时还要拍广告,没有太多时间真正找一家单位实习,这里的师傅知道后就让我在店里实习。”
也就是说,这个暑假大半的时间她都在守意度过。徐皎紧接着说,“他们每个人都很热情,也很朴素,接待客人时和私下完全是两个样子。你别看老严整天笑嘻嘻的,好像长不大的老顽童,但一说到自己的专业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严谨又风趣,常把客人逗得合不拢嘴,心甘情愿地买单。要数店里的销售冠军,可非他莫属。长宁叔就不一样了,他总是润物细无声,可以让每个人都信服他,敬佩他的技艺,但其实那些看似上手就来的炉火纯青,都是他一日日熬出来的。”
从事着这份至死方休的修复工作,他们被时光消磨得没了棱角,如同一块宝玉变得温润起来。每当他们拿起表,戴上寸镜,拧开台灯,就像一帧定格的电影画面。
不需要滤镜,不需要光影的锐化,每一个镜头都美得让人窒息。
那是专业的魅力。
也是百年老店的魅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