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此刻,吴家所在的这个吉水县的刘县令,就已经收到了,上面的邸报,还有上司的批文。 刘县令双手背在身后,在县衙的书房里,来来回回的走着。 他落下的每一步,都犹如千钧一般。重重的踩在了,一旁小心翼翼站着的刘海平的心头上。 刘海平是刘县令的本家族叔。 以前的时候,他还担任过县丞。后来犯了上司的一点忌讳,被逼着辞了官。 可到了后来,他这位贤侄儿,一不小心交了好运。招了贵人的亲眼。成了吉水县的县令。 刘县令便亲自登门拜访,请他做了自己的刑名师爷。一年多俸禄,足足有一百两白银。足以养活他一家十多口。 为此,刘海平为自己这个侄儿,方方面面都考虑全了。 就为了好好的报答他。 再者,他心里也想着,如果自己的这个贤侄儿,在任上干出一番成绩来。被那位贵人进一步的赏识。那他升官了之后,自己以后说不定,也能捞一个县令当一当。 说话说的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 刘海平当过县丞。 他自己最清楚,怎么去捞银子了。 “叔,您说我现在这个事儿,该如何办啊?” “上面的人说,难民们来了,我们就要开仓放粮。可是,我这手上,偏偏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 刘海平轻轻的抬起眼,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他。 他想了想之后,就一脸诚恳的说了。 “东家,去年的那场旱灾,咱们吉水县的老百姓,差不多跑了三成。剩下的这七成呢,全都是一群早就已经榨不出油水的穷鬼了。再这么榨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激起民变的。” “一旦激起民怨,你我的性命,也难保啊!” 说到这里,刘县令就特别的头疼。 根据官场上的规矩,每五年年下来,吏部就会根据总督,巡抚,还有他上头老上司的反应的情况,对他这样的县令,进行一个评定。 这评定的标准,总共分三等。 优、良、劣。 评为优等的,往往都是那种很有本事,很有人脉,很有能力,还干出一番成绩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