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队人马走出城门,与五千边军将士汇合。 带头的正是李世,其后跟随着保国镇国兄弟俩。 简单交接之后,押送遣返俘虏的队伍,向着西北方向出发。 夜幕完全降临,皎洁月光倾洒大地。 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官道上,此时只有他们一支队伍行进,显得有些空荡。 李世稳住白驹之上,借着月光,将手中两张信纸展开。 这两张信纸一个是太子差人送来,一个是二皇子差人送来,刚好还赶在一起。 要不是李世拦着,两个差人差点大打出手,由此可见,太子与二皇子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太子信函: 吾弟亲启: 得知吾弟来京,皇兄甚是欣喜,无奈为避嫌,不得已无法相认,它日,皇兄定当亲自找到吾弟,与吾弟痛饮百杯。 相比于太子信中的含蓄,二皇子逍遥王李孝仁的话,便露骨直接许多。 二皇子信函: 四弟亲启: 大威目前形势,你应已知晓,父皇百年之后,太子将会孤立无援,因此还请四弟认清形势,识时务者为俊杰,它日,这万里河山必有你一份! “好狡猾地逍遥王!” 李世将两封信函在手中撕碎,任其飘散与风中。 这个李孝仁果然狡诈,信函署名为逍遥王/孝仁,但却不是他亲笔所书。 如此,李世想拿去永威帝面前揭发,摆他一道,都无法去做,弄不好还会被他倒打一耙,给李世安个诽谤罪名。 从字里行间,李世不难看出,太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信函里,明面上写得是兄弟情深,实际上居心叵测,指鹿为马。 得知吾弟来,甚是欣喜,意思呼之欲出,就是拉拢的意思。 为避嫌,很显然,是想私下结盟。 它日,痛饮百杯,便是与逍遥王一样的口头许诺。 一般故人寒暄,讲得都是痛饮千杯,亦或是千杯不醉,这个不得不令人遐想。 大威东,有长河万万里,将王朝版图一分为二,其两侧堤岸有前朝诗人立碑刻字百座。 而这条绵延万万里的长河正是叫做饮马江! 痛饮,饮马江,百杯,堤岸两侧百座石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