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 邱木这边并没有闲着。 他现在正忙着和何正、苏云一同讨论着剧本的发展方向,用苏云的话来讲,改编《三体》乃是一门工作量巨大的事宜。 在此。 他还特意提出了一个十年计划,以十年为标准,按现阶段东区的电影工业水平,进行统筹安排。 第一个十年。 依托《三体1》的剧情,以ETO的三部曲为主线进行延伸,扩展其他的支线剧情,完成第一部到第二部之间的铺垫,而这一部分剧情,对于特效的要求并没有后续那么的宏大。 在拍摄之中,还能促进电影工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嗯。 苏云这人,邱木觉得,还真是一个人才! 对此。 关于首部剧本的改编,正在进行中。 在剧本这方面,何正和苏云可谓是非常之靠谱,而邱木,则进行着总体的统筹规划,三体项目,正式起航! 这个时候。 在柏林的另一边。 李洪文看着窗外,薄雾弥漫,打开车门,一股寒气涌来。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穿过眼前的回廊,直到他走进室内,寒冷的感觉方才消散开来,眼前,是一间装潢淡雅的大厅,墙壁上挂着古典主义的油画,显得甚有格调。 当然。 地点不是关键,关键是这里的人。 这里位于电影节主展厅的不远处,在这个特殊的事情,总能在这里遇到一些那些在大银幕上熟悉的面孔,当然,还有幕后的面孔。 比如眼前的这位。 李洪文看着他,不由得露出一分灿烂的微笑,显得甚是亲切。 “邱导的首席大弟子,久仰大名,你总算来了,不然,没有了你,我们可能要少上一分乐趣。” 李洪文谦逊地摇了摇头。 和对方打了个招呼,李洪文跟着他渐渐走进里面的一个房间之中。 推开门,里面全部都是东区面孔。 他们看着李洪文,各自脸上都不由得露出一分微笑,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 毕竟。 李洪文的名气可不小。 邱导的首席大弟子,单论这个头衔,便足以让他们多看一眼,以示尊重。 这里是今年柏林电影节所有的入围导演们举办的小沙龙地点。 而李洪文作为今年主竞赛单元的入围者,自然是必不可少。 事实上。 类似于这样的沙龙,以往在三大之中并不少,但,更多的依然属于各自小圈子的场合。 并且。 电影节具备着展览和奖项的双重属性。 而以往的沙龙,大多都是过来参展的人士,而并非是入围者。 毕竟。 往届电影节中,能有两三个东区入围者,便顶天了。 至于,为什么今年在这里有着这么一个独特的沙龙呢? 这便得多亏于今年柏林这破天荒地的入围人数,单单只论主竞赛单元,便有着6人,至于其他单元,人数亦不少。 所以。 方才推动了这一沙龙。 “张浩。” “今井大悟。” 李洪文看着眼前这些人的自我介绍,笑着和他们握了握手。 “李洪文。” “邱导的大弟子么,我们都认识你。” 一位身材魁梧的男人率先说着,显得很热情。 他便是张浩,今年的主竞赛单元的入围者之一。 作为外界公认的新影派人士,虽然张浩从未在公开场合表示赞同,但,亦从未在公开场合反驳…… 新影派这个头衔。 对于张浩还真有着一定的帮助,所以,虽然他自己不以为然,但,出于利益考虑,他的态度很含糊。 至于其他人,今井大悟亦笑着对李洪文点了点头。 “你在没来的时候,我们刚刚都在讨论着你呢。” “嗯!?” 李洪文疑惑地看了看张浩。 “准确地说,应该是讨论你的《极寒之暴》。” “哪里哪里,张导你的《焦灼》才是真的精彩,充满着暴力美学的魅力。” 商业互吹。 社交交往的不二法则之一。 当然。 站在事实出发,李洪文的《极寒之暴》在本届的主流评论之中,亦属于好评如潮,而张浩的《焦灼》则显得有些毁誉参半。 李洪文还真担得上今年的得奖大热门人选之一。 场刊评分3.1。 几个人继续闲聊了一两句。 张浩看着李洪文,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随意地说了一句。 “说来,邱导作为今年的评委会主席,不知道你有没有上门拜访一下!?” 李洪文不由得眉头微微皱了皱。 总觉得,这个张浩显得有些话里有话,意有所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