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各方-《如微传》


    第(2/3)页

    明竹向来谨慎,行事都会三思而后行。

    海澄投降胡岚,是权衡利弊之后的自保之策。

    子阳虽然对海笛投降胡岚的事情十分气愤,但也无可奈何,靠他自己的力量,也不能抵挡胡岚的大军,因此子阳只好逃走了。

    这个时候,襄阳也有很多人跟着子阳一起离开,随员大概有十几万人,辎重有数千辆,日行十几里,走得非常慢。

    胡岚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派骑兵追击。

    李如微觉得胡岚的决议十分正确,子阳可不是什么庸碌之辈,这样的人,一旦有机会发展壮大,你一不留神,他就会势不可挡。

    有人跟子阳说道:“主公啊!现在胡岚已经快追过来了,你带着这么多人,拖家带口,拖儿带女,如何得了呢?现在我们应该赶紧扑到江陵,守江陵。”

    江陵是海澄的一个战略要地,里面有大量的军需物资。

    子阳闻言只是摇了摇头:“不行。”

    他只派人领兵先去江陵打探,也为后续接应做准备。

    明竹看着子阳,心里默默点了点头。

    他们都很清楚,从古至今,凡是想成大事之人,都要以人为本。

    只是,这里的以人为本的意思,不是以人为根本,而是以人心为资本。

    因为,得人心者得天下。

    要得天下,必须得人心。

    江允沣听到消息,却是有些疑惑。

    有问题就要主动询问,这才是求学问道的态度。

    于是,他问李如微:“如微,关于这件事的讨论,有人说那些百姓是怕胡公屠城,你说那些百姓为何会跟着子阳走?”

    李如微正翻看文件,闻言淡淡笑了笑,而后道:“我知道,有人说,是因为百姓怕胡公屠城,当然,胡军是屠过城,但并不是胡公下令,但是这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办法。”

    关于这件事情,言和已经批评过胡公了,而胡公也虚心纳谏,决心严肃军纪,约束下属,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毕竟,这种事情对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没什么好处。

    “所以,胡公不会屠城,更何况现在海笛举州投降,胡公也没有必要去屠城。”

    李如微眨了眨眼睛:“所以说,屠城一说是假的,至于真相如何,我也不知道。”

    不过,李如微却是想起了言和曾说过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