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依法治国-《如微传》
第(2/3)页
江白川率先答道:“娘亲,以我所见,茵素可杀可不杀,之所以可杀,是因为他丢了松竹,丢了松竹,导致子国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失败,半途而废,而这次北伐战争本来是有机会成功的,因为明竹出兵的时候,我们胡国方面并没有准备,等明竹出兵时,朝野皆惊,而且我们三个郡都反了胡国,投降了明竹,这是一个大好形势,明竹本来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取得一些成功,但是茵素坏了事,这是茵素该杀的一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人才乃制胜之本,如果因为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就要杀他,那这就太夸张了,没有多少将军能让你杀。”
江白川说到这里,江白伊道:“所以说明竹不能战胜我们胡国,也是理所当然的,明竹这么爱杀人才,子国人才本来就少,本来就不如胡国,还要杀人才,这简直就是亲者痛,仇者快。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两方交战,一方杀自己的大将,对方就获胜了。”
江白川点了点头:“处置打仗失败的将军其实有很多种办法,可以降级,可以重罚,可以打军棍,罚其军前戴罪立功,这些都是办法,不一定一定要杀了茵素,所以我觉得茵素可杀可不杀。”
江白伊道:“茵素失守,子国北伐半途而废,又失去了一员大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对于子国都是一个重大损失。”
李如微点了点头:“你们俩说得都很对,处置茵素,有很多种办法,不一定要杀了,所以,明竹为什么一定要杀了茵素呢?”
江白伊道:“我觉得明竹肯定是不想杀茵素,茵素是他的亲信,明竹对茵素很好,把茵素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两个人像父子关系一样。茵素也是人才,才气过人,好论军计,非常有才华,而且熟读兵书,也喜欢讨论战争一类的问题,明竹对茵素也非常器重,明竹经常把茵素叫过去谈话,而且经常一谈就是一整夜。明竹是一个日理万机的人,他事必躬亲,不是闲人,能和茵素一谈就谈一天,说明茵素确实有过人的见解。”
明竹南征的时候,茵素曾去送行,分别的时候,明竹问茵素对于此战有什么好的建议。
茵素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要让南方臣服,更多的是靠德,靠感化,而不是靠武力的威胁。
明竹采纳了茵素的建议,因此此次战争大获全胜。
江白伊道:“茵素也是一个有威望的人,明竹下令杀他的时候,许多人都为他求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茵素是一个有威望的人,所以明竹不想杀茵素。”
所以,对于明竹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李如微眸子动了动:“所以,明竹为什么要杀茵素呢?”
而且,还在处理茵素的时候铁面无私,冷酷无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