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外室-《娇养王妹》


    第(1/3)页

    恩师为他取表字清臣。

    恩师为能使他归藩,  不惜血溅明堂,终是叫眼前这位帝王,碍于世人之口松了口。

    十三岁的郗珣,  孑然一身,孤苦无依,  甚至背负上了许多人命。

    他最初彻夜难眠,  一闭眼脑中浮现的全是因他而无辜枉死之人。

    “清、清臣......”梁帝双肩颤巍,面色灰败卧于床榻,  再不复当年之龙威。

    他全力凝望着来人熟悉冷峻的面容。

    熟悉......

    再是熟悉不过......

    郗珣沉眸望着那张腐烂的面容,峰眉蹙起,  “御医劝陛下少食丹药,  少近女色,奈何这么些年,  陛下却是不听。”

    霎时,  殿内一片岑静。

    梁帝听了这话,  连连咳嗽起来,不过眨眼功夫,脸色泛青,虚汗流了一身。

    终究是做了几十年天下之主的人,不过惊惧片刻,  眸光便紧盯起郗珣与随他而来的一群臣子。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有御史台的那群人,  有武皇时的老臣、严相,谢中郎将......

    “...燕王闯朕寝宫,  意欲何为?”

    殿外日朗风清,  日光沉静,  却是一片风雨欲来——

    燕王到来不足片刻,  龙泉宫外继而嘈杂一片。

    正是元绪带着几位皇子匆匆赶到。

    他知晓自己不是郗珣对手,  想着干脆搅乱战局,甚至将与自己争斗了多年的老二仓促间给拉了过来。

    元熙面容泛着几分苍白瘦弱,入殿后与燕王冷静的眸光仓促对视一眼,倒是微微平复下心情。

    元熙一挥衣袍下便跪了下来。

    好啊——

    元绪见这弟弟往日不显,如今反应这般迅速,当即不敢耽搁,也随着以膝着地。

    “陛下、父皇!江山社稷为重!如今东都王反了!说我们大梁、说皇祖得位不正!儿臣恳请父皇立储吧!”

    梁帝一听,气的手臂颤抖,苍白瘦削的手臂犹如枯枝一般。

    事到如今梁帝还有那点儿不明白?他沉着脸,一语不发。

    元绪党羽见燕王不动神色,当即先发制人,跪下请立肃王。

    鲁王、肃王、纪王,各有拥趸者。

    甚至连尚在襁褓中的小皇子也被乳母们抱来。

    小皇子正是喜好啼哭的时候,听见众人如此阵仗,当即受到惊吓啼哭不止。

    堂堂帝王寝宫杂乱的犹如菜市场。

    梁帝被吵得头疼欲裂,远远巡视众人一番,“朕......战战兢兢为君多年,如今不过是一时病重,你们一群往日自诩为忠心的臣子,就要一个个将朕生吞了不成?”

    大行皇帝当年子嗣众多,一群儿子间许多有能耐的儿子,并不十分喜爱这唯一嫡子。

    奈何梁帝幸运便幸运在太子做久了,身后站着的是祖宗礼法,更是诸多世家,便是武帝想要改立也要晃动国之根基,世家根本不会同意。

    是以连堂堂的中兴之主,武帝晚年时权利几近被世家朝廷垄断,与太子针锋相对,抱憾而终。

    有他父皇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梁帝如何敢给自己立一个年轻力盛的太子?

    梁帝说完,一双阴翳的眸光落去始作俑者郗珣身上。

    “燕王、燕王也是来请......请立太子不成?咳咳咳......”

    郗珣见梁帝此时仍不思扶绥臣民,安稳涉及,只顾一己私欲,心中彻骨失望。

    战战兢兢为君多年?是不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陛下你自己心中不清楚吗?

    他眉眼有些锋利,不由得轻笑一声,抬起眸,似隔着虚无日光,与龙榻上的天子对视。

    “如今关头再不立太子,只怕会内乱不断,民心难安。西羌更会趁虚而入,届时大梁外有内患民不聊生。臣以为皇五子心思纯善,可堪储君之位。”

    随着郗珣的话音落下,他身后一群臣子皆是叩首复言。

    “陛下!为大梁江山永固,为国为民,立皇五子为储一事刻不容缓!”

    甚至有来晚片刻的朝臣,只能跪拜于殿外玉阶之上,不断磕首请立太子。

    抬眸望去,龙泉殿外,丹墀之上,乌鸦鸦的一群朝廷重臣。

    ...

    春困夏乏,春夜的蒙蒙倦意笼罩着万物,珑月本该早早睡去。

    可她习惯了兄长搂着睡的日子,如今自己又一个人睡,怎么也习惯不回来了,她抱着被子辗转反侧,许久都睡不着。

    珑月等啊等啊,回忆起昨日郗珣入宫时同她说的话。

    阿兄说,他很快回来。

    很快是多快?

    应该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了吧?

    珑月想,自己再熬一刻,阿兄就应该回来了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