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回家路上见蔡琰-《暮汉乱》


    第(2/3)页

    “盯着我看什么,你可是不服?”

    一道冷冷的声音响起,那个文静的小姐姐终于再一次开口,高傲地向张瑜发出了挑战。

    张瑜哪敢不服,他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他再一次无视蔡邕的调解,开口回与蔡琰,

    “小子非是不服,只是听闻蔡文姬之名许久,今日见到真人,不免好奇,多有冒犯,请见谅。”

    蔡邕早就不耐烦了,轻轻地哼了一声,小孩子家哪来的冒犯,你们三番四次无视我,才是对我最大的冒犯。挪了搦身子,自己独自一人守着琴,心里头思绪四涌,又是叹洛阳衰落,又是叹人心不古,没去细听那两孩童的交流。

    “蔡文姬是何人?为何我不曾听过其名,再有,这与你盯着我看又有何干?”

    “你不就是蔡文姬?”

    “吾名蔡琰,父母取之,怎能妄改?休要胡言乱语。”

    蔡琰有些生气,语气变得略微急躁。

    张瑜不解,蔡琰与蔡文姬有什么区别,不是同一个人么,难不成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

    这里倒是张瑜想差了,蔡琰便是蔡文姬,古时候女子为自己取字,已经很难得,何况现在的蔡琰不过才是一金叉之年的女童,又怎那个是名扬天下,才貌双绝的蔡文姬?

    张瑜不懂,他也不想懂,其实只要蔡邕是真的便好了。

    不再去纠结这个问题,不再追问,静默无言,耳边只剩下尴尬的车轮声。

    “为何不言不语,不予回答。”

    “小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确实是张瑜的心声,蔡琰又不是小玲儿,自己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完全没有准备,便只能如是回答。

    蔡琰也不管前事,语气恢复了冰冷,她对父亲的弟子稍稍有些兴趣。把自己的父亲当成了空气,蔡琰继续追问张瑜,

    “曾听父亲言,你懂琴?乃为琴所生之人,不想只不过是一寻常幼童而已,父亲真是糊涂。”

    这该怎么回答?想了好一会,张瑜才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承蒙中郎大人错爱,小子确实只是一个为生存而生下来的寻常幼童罢了。”

    蔡琰还是不想放弃,继续追问张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