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做好万全准备,洪笙能有如今的高位,可不是凭着嘴皮子得到的。 赤金卫蒙古族的腰刀、回回人经营的皮毛、裕固族的青稞酒和肉肠等等,苏苏看似是在买东西,实际上……还是买东西。民族文化啥的太高大上了,一不小心就可能碰触人家的忌讳,引发民族矛盾,苏苏觉得自己就作为一个吃瓜群众好了。 所以在苏苏的领导,洪笙的支持下,大家伙就这么一路吃到了哈密,连向来吃不胖的苏苏都肉眼可见的高了几厘米,身高差不过有一米六左右。 目测洪笙现在是一米八五不到,苏苏一米六,虽然可以称之为“最萌身高差”,但是要知道如今她才十五岁,要是照二十八还可以窜一窜的说法,长到一米七没问题。 哈密,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来自百度)。 哈密的政治军事分开管理:政治方面,地方首领受封都督,由地方豪族担任;而军事方面,设立哈密卫,统归西北都司,四品及以上武官大部分由兵部任命。(以上纯属虚构,不要深究!) 因为是军事重镇,整个哈密的普通居民开始不过三四千人,主要是即畏兀儿、回回、哈剌灰。 后来设立哈密卫,征召军士,还有流放到此地的罪民,人口才渐渐多了起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下辖已经有三个县——哈密、伊吾、蒲类,共计三个军事重镇和六个普通城镇和十多个乡,人口尽五万(虚构!)。 说起哈密,古称西漠、古戎地、昆莫,汉称伊吾,到大楚立国,才有哈密之称,大概也就是因为圣武圣武皇帝随口一句“哈密瓜”而得名吧。 天山山脉自东向西400公里横亘于哈密,把哈密卫分为山南山北。 山北森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有蒲类、伊吾两县,草原广阔,夏季凉爽宜人,冬季冰优雪丰; 山南的哈密盆地是冲积平原上的一块绿洲,被气势磅礴的戈壁大漠环抱萦绕,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卫所制度规定,大抵五千六百名军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 洪笙先前是左千户所的正千户,驻所在哈密卫的最北端,蒲类县的大哈甫提克山脚处。如今他成了卫指挥佥事,驻地则改为哈密卫的首府——哈密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