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骊山老母拄着拐杖伫立在殿外,等候着灵山来人 夕阳渐落,淡淡余晖照耀在骊山之上,为骊山老母的脸上增添了几分落寞之色。 她那向来慈祥的脸上,此刻也满是复杂之色。 随后日落,当天地陷入一片寂静之时,一缕佛光亦是自西方而来。 骊山老母抬头遥望那缕佛光,忍不住长叹一声,脸上落寞之色更浓。 佛光渐渐逼近,少时降临骊山,七彩光华照耀骊山之时,佛光之中亦是显化出了盘坐在莲台之上的燃灯古佛。 骊山老母早在七彩光华照耀在骊山之时,脸上的落寞之色便散去,转而换之的是那一脸的慈祥。 虽说脸上慈祥,但在心中,骊山老母的心情却沉重起来。 她心中知道,从今往后,她也成了叛教归佛的角色。 等待她的将是无数截教弟子的鄙夷。 哪怕, 她是为了截教! 一念至此,她便强挤出一抹笑容,并向燃灯古佛执了佛礼,道:“阿弥陀佛!老身恭敬燃灯古佛!” 燃灯古佛当即从云端降落,下了莲台,行至骊山老母身前,双掌合并道:“阿弥陀佛!”话落时,他又躬身道:“老衲此来乃宣佛主法旨,骊山老母六大皆空,于红尘间心意归佛,既封骊山老母为骊山佛母!” 骊山老母听闻此言后,心下一叹,表面上则执了佛礼,道:“多谢佛主!” 燃灯古佛颔首笑着点头,道:“佛母,老衲即刻便宣告三界!告之众生!” 骊山老母闻言时,便面色复杂的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点头。 燃灯古佛见状,便挥袖抛洒出一片金色光点。 当下只见这些金色光点附在骊山老母身上,为她衣衫上增添金色光点的同时,一点椭圆形的红点亦是如痣一般,出现在了骊山老母的眉心三寸。 这红点,名为‘白豪’,乃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看似红点,其实是柔软如兜罗绵的汗毛,且右旋而卷收,因其常放光,故又称毫光。 有曰: 白毫婉转五须弥,水月澄清四大海。 这点‘白毫’,看似小,实有五座须弥山之大,故而,也有纳须弥的神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