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卿孟祝他们忙着招人并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时候,育苗杯的黄精发芽了。 这批黄精可能因为泡过诱导草的汁液,发芽率很不错,卿孟祝粗略看了一下,发芽率起码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没出芽的种子不超过一百粒。 黄精出芽后长得很快,短短几天就长出了两片叶子,看上去肥厚喜人。 卿孟祝检查过后,决定趁着天气好将它们移栽到竹林里去,免得育苗杯内的空间过于狭小,妨碍黄精根系的生长发育。 那么多黄精,光靠卿孟祝一个人移栽,实在太麻烦了。 他干脆找公司的人帮忙一起种,月底再统一给公司结账。 他们家的竹子四季常青,现在进入了秋天,山里有些植物的叶子已经开始黄了,他们家竹子却依旧青翠欲滴,看着比夏天的时候状态更好。 秋风吹过,竹子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带着奇妙的竹香气。 冯凝香一边种黄精一边感慨:“这竹子长得越来越好了,真漂亮。” 苗兰:“明明这竹子还是我们种出来的,种的时候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长好了却愣比其他所有的竹子都好看,越看越顺眼。” 卿孟祝:“那是因为做了林间管理啊,你们看竹子的距离,是不是每根都差不多?还有竹子底下,那是杂乱的灌木和杂草全都除掉了,现在上面基本只有落叶,看起来自然就好看了。” 冯凝香:“可能跟底下的肥料也有关系,这泥土真松软,孟祝你究竟放了多少肥料?” 卿孟祝:“几十车总是有的,肥料、碎草、竹炭还有草炭,来回培了好几次土。” 冯凝香:“我就说,以前山上的泥土根本不是这个样子。” 在他们还没有种竹子之前,卿孟祝家的两座山跟其他的山一样,山上的土壤大多板结硬实,完全不是现在这种松软细腻的状态。 种上竹子后,卿孟祝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在这里。 他试图让竹子早日达到“优品”的品质,哪怕达不到“优品”,能达到“优品-”也好,要不然真白瞎了特地买的好竹种。 卿孟祝在竹林里花了许多时间精力,竹林给他的回报也很惊人。 除了竹子和竹笋之外,竹林里还有许多竹虫,榛鸡天天在竹林里来回转悠,吃得圆滚滚的,看起来神气极了。 想必再过两个月,这批榛鸡出栏的时候,肉质一定会非常不错。 黄精种下去后,卿孟祝天天上山巡视。 山上的环境不错,他们的种植技术也很不错,黄精基本都成活了,叶子恢复了翠绿硬挺。 这天,卿孟祝看泥土有点干,打算给它们浇点水。 其实不浇水也没关系,竹林本来就比较湿润,早上也有林雾,不浇水这批黄精同样能摄入足够的水分。 只是卿孟祝想给它们浇池塘的水。 池塘的水因为灵珠渣的关系,含有稀薄的灵力,它们吸收池塘水后,品质也许有进一步的提升。 浇水这一步就不用请人了。 卿孟祝直接开着新买的小三轮去池塘运水,一趟就能运六桶,六桶水浇完,黄精基本也能浇一个遍。 卿孟祝打水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大片的晚霞倒映在残莲之间,看起来非常漂亮。 他一边打水一边走神,等看到水里钻出一个圆滚滚的小脑袋,他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仰。 水獭从水里钻出来是想跟他打招呼,看他的反应那么大,水獭两只前爪举在胸前,呆呆地:“嘤?” 卿孟祝安慰小獭:“是我自己的问题,没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