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给人做媒,喜结连理,应是喜事,给些介绍费,不过是为了图个吉利喜庆,可那高躬倒好,唯利是图,不以促媒为手段,倒以赚钱为目的,这段时间我观察下来,涿郡邻里乡亲之间,已然怨声载道。” 刘厉对此事也有所耳闻,之前高嫣来看望他时,就提起过此事。 以前高老爷给人促媒时,在没促成前,都不会收介绍费,促成后,若结婚的小两口是富商家庭,那大红包自然是少不了的。 若结婚的小两口不是很富裕,高老爷也不会去讨要红包。 这些年下来,高老爷的口碑也慢慢积攒起来,刘厉作为他的义子,跟了高老爷许多年,也学到不少,促成了不少对媒。 虽然收入不高,但也中规中矩,给人留下好印象,更不用说之前促成侯太守家千金的婚事,更是让高府在涿郡名声大噪。 刘厉挨了五十大板,却换来一块金字媒招牌,自然请高老爷的人也就变多了,给的红包也越变越大。 可现在呢,高躬回来后,第一件事,就立下规矩:“要促媒,先交钱。” 由于秉持着对高老爷这块金字媒招牌的信任,富裕人家掏钱不会犹豫,而穷苦人家则会咬咬牙,也掏出这笔钱。 谁知道高躬竟然只是敷衍他们,收了十两银子后,就不停地推脱,或者说随便拉两个人进行匹配下。 不少人都怨声载道,可碍于这块金字媒招牌是侯太守给的,众人都以为这高府是涿郡侯太守护着,也都敢怒不敢言,但在私底下,别提骂的有多难听了。 自此,高老爷在涿郡的口碑直线下滑,每天出门在路上被人指指点点,小半年前他还风光无限,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状态。 于是乎,他一气之下,就把自己关起来,闭门不出,眼不见心不烦。 由于对儿子的亏欠,高躬这般胡来,高老爷也没说什么。 高嫣也不止一次跟刘厉提过,让他自立门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