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咱们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官职越高的越便宜,官职越低的人或者普通的士兵,赎金就越贵。” “到时候,契国花钱赎人的时候,以极少的钱赎走官员,传回契国,必然会让民心四散。” “留下这些壮劳力,不仅可以分化契国,还能给咱们干活。” “等几年之后,这些人过上了咱们的安稳之日,再让他们过契国朝不保夕的日子,估计他们也不乐意。” “到时候,咱们在镇西关外继续建城,然后放一部分人在那里生活,不断西进,才能不断同化。” 公孙廉仔细听着,越听越心惊。 换一条思路,居然还有这么多好处。 “小月,我明白了。事关紧急,我先回去写折子。” “等我处理完了,再来看望你们。” “等等!”李小月叫住公孙廉,“长欢,给你义父做的棉袄,拿过来试试。” 公孙廉欣喜,“宝贵的棉衣,我也有?” “那当然。”李小月笑道,“一百多斤的棉花,咱们一人一件棉袄。” 换上棉袄之后,公孙廉不仅不臃肿,修长的身材,玉树临风。 “怪不得母亲一直夸赞,果然柔软舒服。”公孙廉称赞,“谢谢长欢,谢谢小月。” “不用谢。”李小月轻笑。 李长欢还给公孙廉装了一些鸡蛋糕。 公孙廉回去之后,闭门一天,写了对契国政策改变的折子。 公孙廉不仅把李小月的那些新鲜的观点写上,还加了自己的见解,更加全面。 这个折子送到京城之后,正是严平帝停止服用丹药,身体逐渐恢复的时期。 秦老御史也到了,极力支持公孙廉的办法。 严平帝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不能让契国养成他们想打就打,不想打就求和的惯性。 光用仁德对待,没用,那就强硬吧。 秦老御史负责谈判,气得契国使团哇哇叫,不停怒斥大严官员,残暴不仁义。 一些大臣,都觉得不应该这样做,在朝堂上争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