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也该一报还一报-《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1/3)页

    通州城。

    永平、山海关等地的战兵都被孙大帅汇聚过来,通州城外军帐连着军帐,战车接着战车,绵延数里,不论战斗力如何,这支军队的声势足够浩大。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中军大帐里,孙承宗拿着来自蓟镇总督的塘报,面如死灰的瘫坐在椅子上。

    坐在他下手的辽东巡抚袁崇焕接过帝师递过来的塘报读了起来,仅仅看了几行就脸色大变。

    山海关、永平诸将则暗自庆幸,看这架势,李大帅已经攻入了北京城,那援兵多半暂时不用去跟辽兵硬碰硬。

    已经升任山海关总兵的满桂讽刺道:“袁巡抚,你懂不懂规矩,塘报得摆在桌子上让大伙都看看。”

    他和袁崇焕已经闹翻,双方互相看不顺眼。

    其余诸将不敢掺和进这两人的恩怨里,孙承宗冷冷瞧了瞧这二人,喝斥道:

    “国贼窃居皇城,你二人当放下往日纠缠,一心为国。再有携私报复、相互掣肘的行为,定罚不饶。”

    孙老头一手打造了山海关和辽西走廊的防御体系,在关城营兵里地位相当高。

    袁崇焕的老部下都在宁远城里,要么战死,要么投降闹饷的辽兵,此时腰杆子都挺不直,连满桂的讽刺都不敢怼回去,更遑论地位崇高的帝师孙承宗了,只得唯唯诺诺应下来。

    满桂大大咧咧毫不在乎,他的痛风搁一阵子就犯一次,战意不强,如今掌控北京城的又是李大帅,和他关系不错,他手下家丁也不想跟李大帅对上,能混一天是一天。

    辽东巡抚将手上的塘报放到桌子上后,众将挤在一起,才算是看明白了京城的形势。

    蓟镇总督阎鸣泰带着蓟镇中西二协的营兵退到了南城,几个主要城门在辽兵手里。

    用辽兵来称呼他们也不恰当,京营兵里能打的那部分都被李逆杀散,其余临时被征召过来的占役京营兵大多降了辽兵,如今反打一耙的京营兵比辽兵多多了。

    “当初就该好好整顿京营占役之弊端,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

    孙承宗相当懊悔,临阵倒戈的京营兵大部分时间都是京城权贵的仆人,被王公贵族当牛马使唤,饷银还被军头克扣不少。

    这部分京营兵甚至比欠了几十个月饷银的甘肃镇边兵更凄惨。

    “万幸李逆不敢对圣上动手,只是苦了城内的百姓,受此恶贼毒害!”袁巡抚还有闲心担忧京城内的百姓。

    塘报中写的很清楚,天启帝活的好好的,还在皇城亮了相,命蓟镇总督领兵退到城外。

    按阎鸣泰的说法,他不清楚这些敕命是出自圣上还是李逆捏造,只能按先前兵部军令,屯兵在南城,辽兵占据了崇文门,蓟镇兵占据了正阳门、宣武门,双方保持了对峙。

    六部、内阁全都没了,城外的援兵来了不少,如王国粱的宣府兵、杨肇基的大同兵,但群臣无首,不知如何是好。

    “为今之计,唯有我带兵统率援兵,困死李逆和造反营兵。期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命其带兵离开,他也不过是要银子要王爵。”

    孙承宗没有见过李大帅,但之前天天读辽东塘报,自认为对李大帅有点了解。

    这人鲁莽至极,说残暴吧还知道爱护百姓,说有仁心吧杀起人来跟割草一样轻松惬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