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迎来大将军杀一场-《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1/3)页

    身上仅穿一条纨绔的楼权死命追着几步前的战马,他的双手被绑在胸前,通过一条麻绳连在战马的鞍桥上。

    满头大汗的楼权丝毫不敢停下来,此次被掠走的高门士族子弟达三四百人,之前跟不上而被活活拖行数百步的大有人在。

    一想到倒下后他英俊的脸蛋会被地上的砂石搓烂,这位王府参军奔跑的劲头就又多了几分。

    “楼权呐,你来说说我该如何攻下常山国、赵国这些县。”

    稳坐于马上的李大将军悠闲的回望浑身是汗的俘虏,这个楼权据称是成都王的参军,属于位低权重的军事幕僚。

    “逐个攻破,授田于民,征召壮丁,裂地称雄。”

    楼权气喘吁吁,但仍旧四个字四个字蹦出了自己的答复。

    他们这些高门士族都是在邺城外被劫掠的,此前陆续按官职高低被绑到李大将军战马上,由此楼权猜测这位义军帅应该是有选拔人才的考量。

    出谋划策是他的老本行,虽然因为奔跑而消耗了大量精力,但应付这個问题不在话下。

    “太宽泛了。”李昊相当不满意,“你给个马政的具体策略。”

    他的确在挑人才,有些王府掾属相当有才华,扔到井陉煤矿去挖煤实在太浪费。

    李大将军准备找一些顾问类型的文士,裨补阙漏。

    “晋昌郡曾有大量汉室边郡马场,大将军可仿汉时故事,于此地开设马场。”

    晋昌郡的部分县原先属于汉朝的上郡,是三十六个边地官马场主要分布郡之一。

    “除去马场养马呢?”李大将军再问。

    楼权提了一口气,往前猛跑几步,才追到马屁股附近,“可效仿晁错的马复令,养马一匹免徭役若干人。或效仿杜畿之策,令一县或一郡之地,户户养马养骡养牛,惩瘦奖肥。”

    曹魏时有位河东太守杜畿曾大力推行过课牛马于勤农百姓家的政策,效果相当出众。

    那时官府巨量的耕牛,一部分就是这么养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官府与羌胡分粮共养。

    李大将军揣摩这两种方式,觉得应该双管齐下。

    上一辈子的明末,百姓养官马推行不下去是因为官员怠政,上百年不清查、编审马户,只一味强令养马的马头户缴马。

    李昊不指望此时的官吏素养能有多高,义军尚在起步期,对地盘诸县的控制力相当强,用民户养官马的政策是可以推行下去的。

    哪个官吏敢在其中动手脚,剥皮揎草立在衙门前或城墙前就行。

    在晋昌郡等地开设官马场的事也得尽快提上日程。

    夏秋季节是战马贴膘的最佳时机,秋季贴完膘后,就该大打出手了。

    义军将士在缓慢增加,李大将军准备在今年过年前,义军至少要实控十到二十个郡,能拉出来的披甲战兵起码两万。

    “晋昌郡这个名字太不吉利,得改个好听点的名字,就改成汉代的长郡。”

    虽然之前有人提醒过改郡名的事,但李昊一直忙着攻略常山郡、赵国等地的高门士族,还没顾得上这茬。

    听到这话的楼权嘴里挤出几句奉承人的话,此前只有他被别人夸奖,他主动夸人的次数屈指可数。

    义军骑兵返回到高邑县的槐河附近时,李廉率领被他聚拢的晋军溃兵迎了上来。

    “大将军,此战抓到两地兵卒七百四十余名,民夫二百出头。搜寻到的铁甲、武器倒不少,足足两三千具轻重甲。”

    民夫是晋军在司州、冀州等地一路征召过来的,有家室的汉人早就逃走了,剩下的都是士族的私奴,主要是羌胡、氐人等。

    氐人先前跟着齐万年造反,被镇压后相当一部分氐人被卖到司州等地当私奴,他们宁愿跟着义军也不愿意回去当奴隶。

    其余的粮食战马都不多,军帐倒是不少,邺城兵没来得及放火烧营地,全留给义军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