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祖上也食晋禄-《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3/3)页
他叔父王彦毫不在意,安抚侄子道:“各路大军云集,领兵猛将上千,总有攻关之人,何必为此忧虑。”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如今晋军隐隐分为两大阵营,以成都王为首的在外封王所辖之兵与司马伦遥控的洛阳中军。
琅琊王氏先前就花了大力气安排了数名族人在太子司马遹身边任职,太子死后,琅琊王氏的布局都打了水漂,王彦等人很不满,有相当一部分族人支持司马颖这一派。
邺城军里早就有琅琊王氏族人迎出来,短暂寒暄后,王彦带着侄子、亲随们去见成都王。
中军大帐里,卢志、郑球、石超、费立、杨邠、杜烈、杜良、和演、杜毗等成都王的幕僚、掾属们基本到齐,甚至还有其他封王派来的联络之人。
“这是祖逖,齐王的司马掾。这位是王承,常山王的参军……”
名为王澄的琅琊王氏族人将帐内之人给叔父王彦一一介绍清楚。
王彦、王敦等人拱手见礼,双方才各自按地位跪坐,而后成都王司马颖自帐内屏风后转出来,众人又是起身行礼,折腾好一阵儿后,方又跪坐。
“不知王刺史如何看待司州之兵?”
司马颖先抛出一个难题,虽然同为晋兵,可如今两大部却像是敌军一般相互提防。
天子是他亲哥哥,天子御驾亲征,作为弟弟的他应该前往洛阳军营寨里觐见,但成都王觉得他去了会被司州兵拿下,于是悄悄躲在自家营寨里不现身。
“听闻那贼将李昊极为悍勇,成都王不妨留守后方坚城,平叛之事交由府内大将即可。”
王彦先指出最重要的一点,赵王司马伦自己躲在洛阳城内不出来,那成都王也没必要亲临前阵督战。
司马颖无奈道:“天子就在司州之兵营寨里,我若不来,成何体统!”
王彦一听便明白这位成都王还存了抢走天子之心,这是好消息。
他便出了个主意,“常山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不如由常山王于前线督战,请成都王回邺城,等平叛的好消息即可。”
王彦担心的是那贼将听闻成都王亲临井陉关下后,会不顾一切杀到邺城军营寨内。
只要司马颖活着,死再多的军户兵士族们都能接受。
甚至高门士族还巴不得由朝廷管辖的军户兵和李氏贼兵两败俱伤呢,到时候手握私兵部曲的高门士族能在朝廷捞到更多的好处。
这正是司马颖所担心的,“常山王、中山王正在围攻井陉城,若调常山王过来,万一他派兵抢到了天子,那我岂不是白动大兵?”
中山王司马缉是他的人,常山王司马乂虽然也听成都王的调令,但司马颖对这个素有贤名的哥哥一直暗中提防。
“无妨!天子在常山王手上,总比在赵王手上强。”王彦继续劝司马颖回邺城。
他没有明说,但众人都明白,一旦常山王抢到了天子,邺城军兵多粮广,届时还是成都王说了算。
司马颖沉默不语,常山王派来的参军王承找准时机拍了顿马屁,“成都王以大局为重,请来了幽州都督刘宝和鲜卑骑兵,平息贼兵叛乱是板上钉钉之事。”
王承是晋阳王氏出身,虽然这支晋军尚不知道晋阳城的情况,但王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准备投到兵马较多的成都王府上。
司马颖思量很久,觉得还是小命重要,于是同意了王彦等人的提议。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