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战终起-《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3/3)页
李代趁机拍马屁,但这也是义军将士的共识。
按以往经验,只要大将军攻入敌阵,阵斩敌方领军之将校,那晋兵多半会自行溃散。
即便晋兵没有溃散,有大将军在,晋兵的攻击也会大大减少。
稍稍歇了一口气,喝了口水后,李昊再次下令赶路,距离井陉关不到半里地,没必要在这耽误功夫。
这四五十名将士陆续跟上,逼近到关城附近时,留守的将士、百姓们先后高声欢呼,大将军的亮相让守城将士士气大增。
眼神坚定的李昊当即登上城头,他倒要瞧瞧司马家的阵势有多大。
“大哥、大哥,你终于来了!”
浑身带伤的李廉跌跌撞撞凑到大将军身前,他肩上中箭,脸上挨了一刀,看起来伤的不轻。
“怎么搞的?不是让你主持守城,与敌兵接战这种事让底下的弟兄们去做。”
李廉难看的五官挤出了一丝笑容,“我才能不足,只有杀敌这事干的还算顺手,就只能在垛口后多杀几个敌兵,让弟兄们少流血。”
他说的是实话,义军军吏里,有指挥才能的人不少,他能总领守城之责纯粹是跟着大将军起事早,落了个三弟的名分。
为了不让其他人说闲话,李廉就可着劲儿在城头上持刀恶战,以此来证明大将军选他守城是正确的决策。
“敌军情势如何?”李昊问道。
此刻正是轮换之时,晋兵一方仅有兵卒操控投石机、重弩在压制井陉关上的义军将士,但关下一眼望不到头的晋兵还是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
“午前都是邺城军的轻甲兵来攻城,洛阳中军没有参战,我猜测午后可能会有洛阳的牙门军爬云梯。”
李廉将关城外的两大部晋军给大将军指了指。
当然,两大部只是统称,邺城军背后,还有许昌军、幽州军这两小坨,在他们南边,则是旌旗蔽空的司州军军阵。
“给我换甲,换套明光甲,今日来多少晋兵,我杀多少。”
明光甲不是制式甲胄,义军之前的缴获里,也仅仅有数十副明光甲,主要是从步督、屯骑督、校尉等中高层军吏身上扒下来的。
李廉派人去给大将军搬运甲胄。
趁着敌军没有发起大规模进攻的空挡,李昊又招来一些亲临前线的义军军吏和那些出身较高的士族俘虏,命他们一一分辨关下都有哪些晋廷高官王侯。
当然,隔着这么远指定看不清人脸,李大将军只需要他们告诉自己来的晋廷高官里可能是谁就行。
“禀大将军,天子龙辇在司州军前部。”
“邺城军统帅似乎是常山王司马乂,没有看到成都王的大旗。”
“幽并都督刘宝或许也亲至关下。”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可能的情况。
听着这些猜测,李昊渐渐有了计策。
毫无疑问,司州军想让义军弄死司马衷,李大将军偏不遂他们的意,他准备待会儿先冲杀邺城兵中军,杀退这部的将军校尉后,再转回身去干司州军。
时间飞逝,井陉关上义军微微调整后,来自司州兵的进攻转瞬即至。
晋兵还是云梯、冲车开路,数千名披甲兵卒先后乌泱泱杀到关下。
等着最近的一架云梯搭上来后,李昊右手环首刀,左手抓着梯子,反向杀了下去。
他背后背着一杆十字戟,如今这场面,义军来不及将战马用吊篮吊到井陉关下,也只能委屈大将军亲自抢马追杀敌将了。
到梯脚后,李大将军左右挥砍,斩杀了数十名晋兵,井陉关下的司州兵却忽然有了极大的骚动。
据李昊自己观察,一辆车忽然朝着北边驶去。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