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是那个前提,买卖是不存在的,榛蘑本来也是东北的同志们要自己吃的。 可既然沪上的同志找上门来了,分一点给人家,让沪上的同志也尝尝鲜,那是没问题的。 于是,短短几天时间,轰轰烈烈的‘借’干榛蘑活动开始了。 这年头,好些物资在各单位之间流转,用的都是借的名义,至于还不还,什么时候还,那就不好说了。 凭借着抢手的榛蘑,丁峰开始了和其他兄弟单位相互借东西的旅程。 甚至这位祖籍浙江的知青,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不但自己和别人相互借,还帮助其他单位之间相互借…… 过年嘛,热闹嘛,发挥各单位之间的革命友谊嘛,反正,是吧。 执行或者说最后已经是被形势推着往前走的丁峰,当真是感觉天地一宽! 大家对来自东北的干榛蘑十分满意,纷纷反馈,希望办事处的同志明年再多想念一下家乡的味道! “呐,就是这样,我现在在沪上有个小能人的绰号。” 丁峰详细讲述了在沪上的经历,这些他之前肯定已经告诉过郑百川,现在自然是讲给赵鸣哥仨听的。 “丁哥你这也太厉害了!” 刘晓华一脸惊奇,对方不经意间透露的沪上风情,他是真的感觉到新鲜。 唐大虎也听的张着嘴,实在是想不明白,为啥想要卖榛蘑,得有这么多弯弯绕。 赵鸣倒是品出点味来,也不等人家丁同志开口,主动问了起来:“丁同志,你们办事处怕是今后每年过年前,都需要一批干榛蘑吧?” 丁峰和郑百川对视一下,郑百川先笑了起来。 “老丁,我就说你这点心思,瞒不过鸣子吧?鸣子,你别叫他丁同志,直接叫老丁。 你们来之前,我俩就在这商量呢。 他们沪上办事处的领导确实有这种想法,今后每年向沪上发一批干山货。 但是,我们红旗林场今年属于特殊情况,哪能年年运气都这么好,满山遍野全长的都是榛蘑? 所以,老丁就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组织组织你们村的人,秋天的时候多采摘一些山货,榛蘑、木耳、松子啥的,晒干了拉去沪上换好东西!” 赵鸣之所以给郑百川出主意,原本就是寻思,有没有机会给乡亲们划拉点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