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若是小块玻璃的话,不退火处理也行,反正应力不释放,小玻璃也不会破碎。 但是玻璃制品退火,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弱制品中的残余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的内部结构。 没有经过退火的玻璃制品,其内部的结构还没有处于稳定状态,玻璃密度可能会改变,变得更容易破碎。 颜政笑望着他们继续操作,这个玻璃炉尺寸其实很小,若是试验成功后,还得进行扩建。 等四个拱形口,都装好了坩埚后。 所有学生都松了一口气,一个个坐在地上,开始静静的等待。 颜政也趁机拿出黑板,继续给他们讲课。 一边讲课,一边让人盯着炉子里的火。 大约五个小时后,在王二虎和邓永的配合下,将一个坩埚夹了出来。 里头的固体原料已经变成了糊状的玻璃液,去掉表面浮渣后,立马就有学生,加入了一些食盐进去。 这是为了澄清! 颜政原先是准备用砒霜,考虑到其有毒后,便选择了用食盐! 具体原理就是食盐高温下蒸发产生大气泡,将原先的玻璃液中的细密小气泡都吸收带走。 只不过用食盐的话,还伴随一个搅拌的过程,这个过程还要再加入适量的硝石,保证脱色的彻底。 搅拌也不是随意搅拌,而是要配合着搅拌器,一个中空的陶圆筒,直径大概是坩埚的三分之二。 只见一个学生拼命的用钢钎拖动陶圆筒,随着搅拌的进行,玻璃液仿佛变得丝滑起来,变得均匀起来。 等食盐和硝石的投入停止后,这个学生又搅拌了一会,然后才弄出搅拌器物。 这些学生此刻都已经大汗淋漓,强光还让他们的眼睛布满血丝。 在另一个时空,早期的光学玻璃,就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兔子在陕北时,也曾用过这个法子。 造出的玻璃制品,光学特性虽然不如后世那些光学玻璃,但足矣制造六分仪、开普勒式望远镜、显微镜、眼镜。 等到玻璃液被倒在铁槽上,通过压模法弄成各种形状后,便是放入退火坑,让其缓慢的退火冷却。 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有点长,整整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如果生产大型平板玻璃,退火时间甚至要十天以上。 ………… “呼,太磨人了!” 当最后一个玻璃制品被弄进退火坑后,王二虎和邓永齐齐瘫坐在地上。 一个物理组的,一个化学组的,两个人都体会到了,科学路上是多么的艰难。 颜政坐在一旁笑道:“未来的路还长呢,不少研究都只能用穷举法,到时候可就更磨人了!” 王二虎抬起头说:“老师,为什么一定要造这么好的玻璃呢?起初咱们试验,不就已经造出来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