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玻璃制造工艺-《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3/3)页

    颜政望了望他,又望了在场的学生,笑道:“你们是不是都有这种想法?”

    不少学生都点了头。

    “好!”颜政起身道:“我告诉你们为什么!”

    “因为我们要造就造最好的!那些劣质玻璃你们也看到了,透光性弱,密密麻麻全是小气泡。一不能造光学仪器,二不能做护目镜,三不能做合格的化学仪器,完全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民用的话那些劣质玻璃还能有用处,可是咱们不能以民用的标准,咱们必须是用更高标准的!今后甚至还得分出军用标准、民用标准、实验室标准!”

    …………

    三天后,退火正式完成,第一批玻璃制品透亮、纯净、虽还残存一点小气泡,可大部分区域都保证了均匀的光学性质。

    若是用来当玻璃器物,当玻璃瓶,这种玻璃已经完全能满足需求。

    只是要造光学玻璃的话,还需要一个打磨加工的过程。

    虽说通过压模法,弄出来十几块凹、凸镜,但表面不打磨的画,压根不能用来制造光学仪器。

    颜政知道可以利用细沙来打磨,但压根就没有会打磨的人才。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发动学生,号召学生一起来想办法。

    结果有个学生表示,他爹会打磨铜镜的手艺,或许同打磨玻璃差不多。

    颜政听后狂喜,忙发起号召,让所有会打磨铜镜的明裔,都到红房集合。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压根就不用颜政教他们打磨的新法子,这些磨铜镜的工匠,运用磨铜镜的材料和方式,两个时辰不到,就完美的打磨出来一块凸透镜!

    他们打磨铜镜时,用的是水银掺杂锡末来进行研磨,打磨玻璃时同样是这么用的。

    颜政再仔细观察过后,明白这种磨料比所谓的细沙要好不少。

    几个工匠说东秦太热,打磨的时候更费劲,颜政直接让人用硝石制冰,弄出了一些温度更低磨料。

    结果发现锡在低温下,原本白色的金属状,已经转变为灰色的粉末状,而打磨的速度果然变快了许多。

    颜政知道水银有毒,所以后世的册子里,没有记载这种更加有效的打磨法子是正常的。

    思索一阵后,他还是选择了国本为重,让工匠继续保持用这种法子打磨。

    他能提供的就是更低温度的房间,以及后续会有的护目镜和口罩。

    …………

    …………

      


    第(3/3)页